2024年成都西站到成都铁路卫生学校(成都西站到成都铁路卫生学校有多远)

2024年成都西站到成都铁路卫生学校(成都西站到成都铁路卫生学校有多远)

以下是关于2024年成都西站到成都铁路卫生学校(成都西站到成都铁路卫生学校有多远)的介绍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成都西站到成都铁路卫生学校,以及成都西站到成都铁路卫生学校有多远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 郑州中专专业铁路学校有哪些专业
  2. 成都铁路卫生学校在哪儿
  3. 成都青羊区成都青羊区房价

一、郑州中专专业铁路学校有哪些专业

郑州铁道中等专业学校挺好的。学校作为河南最大的轨道交通类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已投资数千万元建成了能满足专业培训需要的实训实验中心。

其中包括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实训系统、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实训室、城市轨道交通信号道岔实训室、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实训系统等实验实训室。学校还配有语音室、电子实验室、形体训练室。

拥有一流的计算机中心及藏书50万册的大型图书馆等,能充分满足学生实习、实训需求。学校拥有可容纳10000余名学生学习,生活、活动,全部配备多媒体设施。学校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学生公寓配套设施完善,为同学们学习、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多年来,学校以其一流的办学水平、雄厚的软硬件实力、对口毕业安置就业、持久的就业跟踪服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和一致好评。

(1)郑州中专专业铁路学校有哪些专业扩展阅读:

郑州铁道中等专业学校占地400余亩,建成教学楼3栋、大型图书馆1栋、现代化标准学生公寓12栋、建有高标准体育场,学生食堂二栋。配备完善的生活设施。现有教职工400余名,研究生以上学历占50%。图书馆藏书量50万册。教学实验设备价值8000余万。

学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把校园文化作为环境育人的重要载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打造出了一系列深受学生欢迎又富有教育实效的校园文化精品工程。

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勃发出青春的力量与勇气,共同见证学生们的青春与成长。每年10月份举行的“感恩教育月”活动,不仅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还深切教育学生要懂得感恩,培养学生的大爱之心和社会责任感。

学校设有优秀学生奖学金,并通过评选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毕业生等形式多样的“创先争优”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弘扬刻苦学习、顽强拼搏精神和求真务实、明礼诚信的道德风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价值观。

⑵郑州铁道中等专业学校包就业去哪个学校上学还要符合他们的招生条件

网友你好,郑州铁道中等专业学校是我们郑局的人才合作学校,每年我们都回去他们学校就行校园招聘,可以放心去上学,他们和其他铁路单位也有合作关系,学校在郑州很有名气,据我们招聘过来的学生说,他们学校招生条件比较严,都是按照我们铁路要求招生。只是管理上太严,能上他们学校的都签有就业合同,毕业都安排就业,目前铁路大发展,正是用人之际,您也可以考虑,就业前景非常好。

⑶铁路学校都有什么专业可以学呢

概述:石家庄铁路职业技工学校开设了十几个铁路中专专业以及岗前培训专业,供广大学子选择。中专专业介绍:石家庄铁路职业技工学校开设了十几个铁路中专专业以及岗前培训专业,供广大学子选择。中专专业介绍:城市轨道交通供电中专专业、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中专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检修中专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中专专业、铁路客运与餐旅服务中专专业、内燃机车运用与检修中专专业、电气化铁道供电中专专业、铁道通信技术中专专业、铁道信号中专专业、铁道车辆运用与检修中专专业、铁道工程测量中专专业、铁道工程机械运用与检修中专专业、铁道物流服务与管理中专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中专专业、电子商务中专专业。岗前培训专业介绍:铁道供电岗前培训短期专业。

你要是确定好选择抄学习铁路专业,可以多去几个学校实地看看,也可以去其他省份参考参考

铁路建设的突飞猛进,现有的毕业生远远满足不了需求。毕业生主要面向城市地铁、轻轨、知城际铁路、高速铁路运营内管理部门就业,可从事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中心调度员、道值班站长,行车值班员、客运值班员、列车驾驶员、售票员容、安全员、厅巡员等工作,也可在国家铁路运输部门从事客、货运输工作。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自己的兴趣爱来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2、专业选择好了选择好的学校,关键是能学到技术的学校,出来有个好源的工作

3、选择学校首先看学校开设的课程符不符合市场需求

4、学校设施设备是不是贴近市场

5、学技术关键是要动手练习,学校的实训课程安排情况

通过以上的对比选择,我相信你能选择一个不错的学校

⑸铁路职业中专学校什么专业好就业懂的人进。

1、铁道运输管理:管理类专业,对业务技能要求不是很高。

2、铁道工程、测量、造价:对业务技能要求较高,但是很有前途!

3、建筑工程施工:对民对工都可适用啊,不一定非要是对口铁路的!

另外两个专业到了铁路现场绝对是一线精英,绝对混一线的!

如果是我选,我就选专业5,在校多吃点苦,专业技能学扎实,再考几个建筑方面的证,毕业后,铁路上呆着实践几年,就可去找个好点的建筑公司大展拳脚了!!

⑹郑州铁道中等专业学校和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是一个学校吗

网友你好,不是同一个学校的,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是只能参加高考的学生的才能报考的,每年要求成绩都比较高,郑州铁道中等专业学校是招生初中起点的学生按照铁路相关要求有很严的各项指标要求,都是正规学校,郑州铁道中等专业学校已经经过高等教育审批,预计很快就不招收初中生了。

问题太过广泛了些,大学、大专、中专具有涉及铁路方面的学校

第一种铁路学校: 10所原铁道部部属高校均于2000年脱离铁道部,这10所高校分别是:

1.西南交通大学,原唐山铁道学院,铁道部划归教育部。

2.北京交通大学,原北方交通大学,由铁道部划归教育部;

3.兰州交通大学,原兰州铁道学院,由铁道部划归甘肃省;

4.中南大学铁道院系,原长沙铁道学院,由铁道部划归教育部;

5.同济大学铁道院系,原上海铁道大学,由铁道部划归教育部;

6.石家庄铁道大学,原铁道兵工程学院,由铁道部划归河北省;

7.大连交通大学,原大连铁道学院,由铁道部划归辽宁省;

8.华东交通大学,由铁道部划归江西省;

9.东南大学医学院,原南京铁道医学院,由铁道部划归教育部;

10.苏州科技学院相关院系,原苏州铁道师范学院,由铁道部划归江苏省;

第二种铁路学校:30多所原铁道部部属大(中)专

现实际委托铁路局、工程局、机辆厂代管,均于2002年左右由原铁道部、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划归地方,有的并入地方高校,有的成立职业技术学院。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等。

第三种铁路学校:原铁路局、工程局局属学校,包括中专、技校和成人高校,2005年后大多已撤消,有部分成人高校仍在办学。

铁道党校、北京铁路党校、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铁道老年大学、首都铁路卫生学校、长辛店铁路学校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铁路运输学校、衡水铁路电气化学校、石家庄铁路运输学校(成教)、石家庄铁路职业技工学校、石家庄铁运专修学校、中铁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廊坊铁路学校、宣化铁路学校

太原铁路机械学校、太原铁路局党校、山西省铁路工程学校

大连铁路卫生学校、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中铁十三局技工学校、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齐齐哈尔铁路工程学校、哈尔滨五常市铁路学校、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南京铁路运输学校

合肥铁路工程学校、黄山铁路学校

山东职业学院(原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济南铁路高级技术学校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郑州铁路技师学院、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广播电视大学铁路交通学院

武汉铁路桥梁学校、武汉铁路司机学校、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武汉铁道工业学校、武汉铁路桥梁技工学校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校、长沙铁路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道富孝职业培训学校、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成都铁路运输学校、成都铁路工程学校、成都铁路卫生学校、广安铁路运输学校、内江铁路机械学校、铁路机车司机培训考试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西安铁路高级技校、中铁咸阳管理干部学院、宝鸡铁路技术学院、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西安铁路工程职工大学

兰州铁路技工学院、兰州铁路运输技工学校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南宁铁路局党校

⑻郑州铁道中等专业学校、郑州城轨交通中等专业学校哪个好

下面是我找的答案,看看是否有用。

地铁2号线环线,北起姚家南关岭国铁大连北站、南至西安路,西至周水子机场和在建的新体育中心,线路长42.56公里,设站点30座,依次为姚家、南关岭国铁大连北站、华北路、泉水站、中华广场、千山路、松江路、东纬路、促进路、春光街、香工街、沙河口火车站、兴工街、西安路、交通大学、师范大学、马栏广场、湾家、红旗西路、南松路、南林路、机场、张前路、前革、中革、革镇堡、后革、体育中心西站、体育中心东站、南关岭,最终回到南关岭火车站,是覆盖我市西北部主要功能区和规划新区的环形轨道交通线路。主要经过南关岭综合交通枢纽、体育中心、后革居住区、中革居住区、前革居住区、辛寨子居住区、机场新区、红旗镇居住区、马栏广场文化商业点、西安路商业街等客流集散点。

地铁车站的形式会根据周围情况的差别而建成地上站、地下站或半地上半地下站。

计划于2009年6月开始前期工作,2013年5月底建成完工,总工期约4年。

2009年8月开挖竖井,分大连海事大学试验段,和华南中华广场试验段!

南关岭换乘站:南关岭火车站位于华北路与东北路交口西侧,与国铁新大连站车站地铁2号线及规划4号线换乘,车站与哈大客运专线站房合建,采用地下一层双岛式站台形式。

地下一层为站台层,地上一层为综合换乘大厅,其功能一方面是地铁客流出入,另一方面是国铁与地铁及各地铁线之间的客流换乘。

东纬路换乘站:东纬路站换乘方案考虑本线车站为地下二层,规划4号线车站为地下三层,两线车站进行十字交叉站台换乘。

后盐换乘站:本站为双层岛式车站,与既有3号线车站形成换乘,地上为站厅层,地下为本项目支线站台层。

⑽郑州铁路职业学校有几个是公办还是民办,都有什么专业,是中专吗

能进,因为郑州铁路学校属于中专(中等专业学校,也就是职业类学校),中专的招生对象就是初中毕业生。

二、成都铁路卫生学校在哪儿

成都,华大《医药卫生学校,学校位于成都市锦江区琉璃场皇经楼7号(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政府,锦江体育公园旁)末设分校

1、65路,至琉璃一街站下车问卫校即到。

2、51路,至成仁公交站下车转乘77路至终点站桦林园下车问卫校即到。

3、地铁一号线至火车南站下车换乘181路至经天东路站下车问卫校即到。

4、地铁一号线至天府广场,转2号线至牛王庙路口站下转乘3路至经天中路中路站下车问卫校即到。

锦江区人民政府(琉三路中站):1044路在琉三路西站下车,前行50米即到。

昭觉寺公交站:49路,至磨子村站,过街转77路至终点站桦林园下车问卫校即到。

梁家巷车站: 106路,至成仁公交站下车转乘77路至终点站桦林园下车问卫校即到。

五块石公交站:16路,至火车南站换乘181路至终点站经天东路下车问卫校即到。

1、82路,至顺江路站下车换乘77路至终点站华林园下车问卫校即到。

2、137路,至南三环路二段西内侧站下车问卫校即到。

3、乘地铁2号线至牛王庙路口站下车换乘3路至经天中路站下车问卫校即到。

万家湾公交站:77路车至终点站桦林园下车问卫校即到。

1、181路,至终点站经天东路站下车问卫校即到;

2、238路,至琉璃一街站下车问卫校即到。

1、91路,至琉璃一街站下车问卫校即到;

2、120路,至高攀东路琉璃路口下车换乘181路至经天东路下车问卫校即到。

1、91路,至琉璃一街站下车问卫校即到;

2、817路,至琉璃一街站下车问卫校即到;

3、地铁2号线至牛王庙路口下车,换乘3路车至经天中路站下车问卫校即到。

1、137路,南三环路二段西内侧站下车问卫校即到;

2、120路至成都市社科院转乘77路至终点站华林园下车。

1、91路,至琉璃一街站下车问卫校即到;

2、819路,至琉璃一街站下车问卫校即到。

龙泉汽车总站:899路,至城东客运中心换乘3路至经天中路站下车问卫校即到。

双流公兴镇:824路,至城东客运中心换乘3路车至经天中路站下车问卫校即到。

1、817路,至琉璃一街下车问卫校即到。

2、819路,至琉璃一街下车问卫校即到。

3、805路,至三环路琉璃立交桥南站下车问卫校即到。

1、68路,至琉璃一街站下车问卫校即到。

2、139路,至琉璃一街站下车问卫校即到。

城东客运中心:仁寿;龙马区间;清水区间;彰家区间;禾家区间;汪洋区间;北斗方向;毛家方向;观音方向。城东客运中心下车过琉璃立交内侧问卫校即到。

1、成绵高速、成南高速及成渝高速进入南三环方向过娇子立交100米进入辅道前行300米右拐经天东路150米问卫校即到。

2、成彭高速、成温邛高速、成雅高速及机场高速沿南三环过天府立交进入辅道由琉璃立交进入三环路内侧前行100米右拐琉三路口前行500米卫校即到。

三、成都青羊区成都青羊区房价

1、成都市青羊区包括哪些地方?2、青羊区是哪个省哪个市3、成都市的青羊区有什么好玩的地方?4、青羊区简介及详细资料5、成都青羊区很偏僻吗6、成都青羊区的价值成都市青羊区包括哪些地方?

截至2019年7月26日,青羊区辖14个街道:太升路街道、草市街街道、西御河街道、汪家拐街道、少城街道、新华西路街道、草堂路街道、府南街道、光华街道、东坡街道、金沙街道、黄田坝街道、苏坡街道、文家街道。区政府驻新华西路街道江汉路222号。

扩展资料:

截至2016年底,成都市辖11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5个县级市,共259个乡镇(205个镇、54个乡),116个街道。其中,81个镇、1个乡增挂街道办事处牌子,五城区(含成都高新区)共有83个街道。

成都市人民政府驻地武侯区锦悦西路2号。(其中,成都高新区和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管理和统计上实行单列。成都市5个区调整为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龙泉驿、青白江7个区。

成都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342.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0%。第一产业增加值522.59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6516.19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8303.99亿元,增长9.0%。三次产业结构为3.4:42.5:54.1。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羊区

百度百科-成都市

青羊区是哪个省哪个市

青羊区成都青羊区,隶属于四川省成都市,是成都市成都青羊区的中心城区,中心位置东经104° 03',北纬30° 41',总面积66平方公里。成都原点位于武文路和罗国巷交叉口成都青羊区的人行道上。截至2020年底,青羊区辖12个街道,常住人口955954人。

青羊区,原名西城区,是西部地区和四川省党政军机关的集中地,是中共四川省委、西部战区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委员会的驻地。因当地著名道观青羊宫而得名,是古蜀文明和诗歌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2020年,青羊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4.8亿元,比2019年增长2.2%。

截至2019年7月26日,青羊区辖14个街道:太升路街道、草市街街道、西御河街道、汪家拐街道、少城街道、新华西路街道、草堂路街道、府南街道、光华街道、东坡街道、金沙街道、黄田坝街道、苏坡街道、文家街道。区政府驻新华西路街道江汉路222号。

扩展资料:

截至2016年底,成都市辖11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5个县级市,共259个乡镇(205个镇、54个乡),116个街道。其中,81个镇、1个乡增挂街道办事处牌子,五城区(含成都高新区)共有83个街道。

成都市人民政府驻地武侯区锦悦西路2号。(其中,成都高新区和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管理和统计上实行单列。成都市5个区调整为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龙泉驿、青白江7个区。

成都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342.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0%。第一产业增加值522.59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6516.19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8303.99亿元,增长9.0%。三次产业结构为3.4:42.5:54.1。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羊区

百度百科-成都市

青羊区是哪个省哪个市

青羊区成都青羊区,隶属于四川省成都市,是成都市成都青羊区的中心城区,中心位置东经104° 03',北纬30° 41',总面积66平方公里。成都原点位于武文路和罗国巷交叉口成都青羊区的人行道上。截至2020年底,青羊区辖12个街道,常住人口955954人。

青羊区,原名西城区,是西部地区和四川省党政军机关的集中地,是中共四川省委、西部战区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委员会的驻地。因当地著名道观青羊宫而得名,是古蜀文明和诗歌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2020年,青羊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4.8亿元,比2019年增长2.2%。

扩展资料:

截至2016年底,成都市辖11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5个县级市,共259个乡镇(205个镇、54个乡),116个街道。其中,81个镇、1个乡增挂街道办事处牌子,五城区(含成都高新区)共有83个街道。

成都市人民政府驻地武侯区锦悦西路2号。(其中,成都高新区和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管理和统计上实行单列。成都市5个区调整为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龙泉驿、青白江7个区。

成都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342.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0%。第一产业增加值522.59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6516.19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8303.99亿元,增长9.0%。三次产业结构为3.4:42.5:54.1。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羊区

百度百科-成都市

青羊区是哪个省哪个市

青羊区成都青羊区,隶属于四川省成都市,是成都市成都青羊区的中心城区,中心位置东经104° 03',北纬30° 41',总面积66平方公里。成都原点位于武文路和罗国巷交叉口成都青羊区的人行道上。截至2020年底,青羊区辖12个街道,常住人口955954人。

青羊区,原名西城区,是西部地区和四川省党政军机关的集中地,是中共四川省委、西部战区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委员会的驻地。因当地著名道观青羊宫而得名,是古蜀文明和诗歌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2020年,青羊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4.8亿元,比2019年增长2.2%。

截至2016年底,成都市辖11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5个县级市,共259个乡镇(205个镇、54个乡),116个街道。其中,81个镇、1个乡增挂街道办事处牌子,五城区(含成都高新区)共有83个街道。

成都市人民政府驻地武侯区锦悦西路2号。(其中,成都高新区和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管理和统计上实行单列。成都市5个区调整为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龙泉驿、青白江7个区。

成都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342.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0%。第一产业增加值522.59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6516.19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8303.99亿元,增长9.0%。三次产业结构为3.4:42.5:54.1。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羊区

百度百科-成都市

青羊区是哪个省哪个市

青羊区成都青羊区,隶属于四川省成都市,是成都市成都青羊区的中心城区,中心位置东经104° 03',北纬30° 41',总面积66平方公里。成都原点位于武文路和罗国巷交叉口成都青羊区的人行道上。截至2020年底,青羊区辖12个街道,常住人口955954人。

青羊区,原名西城区,是西部地区和四川省党政军机关的集中地,是中共四川省委、西部战区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委员会的驻地。因当地著名道观青羊宫而得名,是古蜀文明和诗歌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2020年,青羊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4.8亿元,比2019年增长2.2%。

成都市人民政府驻地武侯区锦悦西路2号。(其中,成都高新区和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管理和统计上实行单列。成都市5个区调整为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龙泉驿、青白江7个区。

成都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342.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0%。第一产业增加值522.59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6516.19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8303.99亿元,增长9.0%。三次产业结构为3.4:42.5:54.1。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羊区

百度百科-成都市

青羊区是哪个省哪个市

青羊区成都青羊区,隶属于四川省成都市,是成都市成都青羊区的中心城区,中心位置东经104° 03',北纬30° 41',总面积66平方公里。成都原点位于武文路和罗国巷交叉口成都青羊区的人行道上。截至2020年底,青羊区辖12个街道,常住人口955954人。

青羊区,原名西城区,是西部地区和四川省党政军机关的集中地,是中共四川省委、西部战区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委员会的驻地。因当地著名道观青羊宫而得名,是古蜀文明和诗歌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2020年,青羊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4.8亿元,比2019年增长2.2%。

成都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342.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0%。第一产业增加值522.59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6516.19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8303.99亿元,增长9.0%。三次产业结构为3.4:42.5:54.1。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羊区

百度百科-成都市

青羊区是哪个省哪个市

青羊区成都青羊区,隶属于四川省成都市,是成都市成都青羊区的中心城区,中心位置东经104° 03',北纬30° 41',总面积66平方公里。成都原点位于武文路和罗国巷交叉口成都青羊区的人行道上。截至2020年底,青羊区辖12个街道,常住人口955954人。

青羊区,原名西城区,是西部地区和四川省党政军机关的集中地,是中共四川省委、西部战区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委员会的驻地。因当地著名道观青羊宫而得名,是古蜀文明和诗歌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2020年,青羊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4.8亿元,比2019年增长2.2%。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羊区

百度百科-成都市

青羊区是哪个省哪个市

青羊区成都青羊区,隶属于四川省成都市,是成都市成都青羊区的中心城区,中心位置东经104° 03',北纬30° 41',总面积66平方公里。成都原点位于武文路和罗国巷交叉口成都青羊区的人行道上。截至2020年底,青羊区辖12个街道,常住人口955954人。

青羊区,原名西城区,是西部地区和四川省党政军机关的集中地,是中共四川省委、西部战区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委员会的驻地。因当地著名道观青羊宫而得名,是古蜀文明和诗歌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2020年,青羊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4.8亿元,比2019年增长2.2%。

百度百科-成都市

青羊区是哪个省哪个市

青羊区成都青羊区,隶属于四川省成都市,是成都市成都青羊区的中心城区,中心位置东经104° 03',北纬30° 41',总面积66平方公里。成都原点位于武文路和罗国巷交叉口成都青羊区的人行道上。截至2020年底,青羊区辖12个街道,常住人口955954人。

青羊区,原名西城区,是西部地区和四川省党政军机关的集中地,是中共四川省委、西部战区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委员会的驻地。因当地著名道观青羊宫而得名,是古蜀文明和诗歌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2020年,青羊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4.8亿元,比2019年增长2.2%。

青羊区是哪个省哪个市

青羊区成都青羊区,隶属于四川省成都市,是成都市成都青羊区的中心城区,中心位置东经104° 03',北纬30° 41',总面积66平方公里。成都原点位于武文路和罗国巷交叉口成都青羊区的人行道上。截至2020年底,青羊区辖12个街道,常住人口955954人。

青羊区,原名西城区,是西部地区和四川省党政军机关的集中地,是中共四川省委、西部战区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委员会的驻地。因当地著名道观青羊宫而得名,是古蜀文明和诗歌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2020年,青羊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4.8亿元,比2019年增长2.2%。

青羊区成都青羊区,隶属于四川省成都市,是成都市成都青羊区的中心城区,中心位置东经104° 03',北纬30° 41',总面积66平方公里。成都原点位于武文路和罗国巷交叉口成都青羊区的人行道上。截至2020年底,青羊区辖12个街道,常住人口955954人。

青羊区,原名西城区,是西部地区和四川省党政军机关的集中地,是中共四川省委、西部战区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委员会的驻地。因当地著名道观青羊宫而得名,是古蜀文明和诗歌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2020年,青羊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4.8亿元,比2019年增长2.2%。

青羊区,原名西城区,是西部地区和四川省党政军机关的集中地,是中共四川省委、西部战区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委员会的驻地。因当地著名道观青羊宫而得名,是古蜀文明和诗歌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2020年,青羊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4.8亿元,比2019年增长2.2%。

2020年,青羊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4.8亿元,比2019年增长2.2%。

1、文殊院:文殊院位于成都市青羊区,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佛教重点寺院之一,中国长江上下游四大禅林之首,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集禅林圣迹、园林古建、朝拜观光、宗教修学于一体的佛教圣地。

2、琴台路:琴台路,是青羊区的珠宝一条街,市内大型珠宝搂在这里荟萃,也兼有少数小规模餐饮店。建筑保留了一些古建样式,整个街区缺乏统一性,特色不突出。于2002年12月30日正式开街,全长900米,以汉唐仿古建筑群为依托,以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示汉代礼仪、舞乐、宴饮等风土人情。

3、宽巷子:宽巷子是青羊区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与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称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宽巷子与窄巷子是成都这个古老又年轻的城市往昔的缩影,一个记忆深处的符号。当游人伴着夕阳,望着炊烟,走在黄昏中的巷子里,一种久违的老城区市民化生活得场景一一浮现在眼前。

4、杜甫草堂:杜甫草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7号,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

5、青羊宫:主要建筑有山门、三清殿、唐王殿等。宫内混元殿高大雄伟,八卦亭是其中保存最完整、造型最华贵的建筑,供奉着老子骑着青牛的塑像。青羊宫内最宝贵的文物是一部《道藏辑要》,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版本,成为研究道教的珍贵资料。

2、琴台路:琴台路,是青羊区的珠宝一条街,市内大型珠宝搂在这里荟萃,也兼有少数小规模餐饮店。建筑保留了一些古建样式,整个街区缺乏统一性,特色不突出。于2002年12月30日正式开街,全长900米,以汉唐仿古建筑群为依托,以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示汉代礼仪、舞乐、宴饮等风土人情。

3、宽巷子:宽巷子是青羊区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与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称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宽巷子与窄巷子是成都这个古老又年轻的城市往昔的缩影,一个记忆深处的符号。当游人伴着夕阳,望着炊烟,走在黄昏中的巷子里,一种久违的老城区市民化生活得场景一一浮现在眼前。

4、杜甫草堂:杜甫草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7号,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

5、青羊宫:主要建筑有山门、三清殿、唐王殿等。宫内混元殿高大雄伟,八卦亭是其中保存最完整、造型最华贵的建筑,供奉着老子骑着青牛的塑像。青羊宫内最宝贵的文物是一部《道藏辑要》,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版本,成为研究道教的珍贵资料。

3、宽巷子:宽巷子是青羊区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与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称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宽巷子与窄巷子是成都这个古老又年轻的城市往昔的缩影,一个记忆深处的符号。当游人伴着夕阳,望着炊烟,走在黄昏中的巷子里,一种久违的老城区市民化生活得场景一一浮现在眼前。

4、杜甫草堂:杜甫草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7号,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

5、青羊宫:主要建筑有山门、三清殿、唐王殿等。宫内混元殿高大雄伟,八卦亭是其中保存最完整、造型最华贵的建筑,供奉着老子骑着青牛的塑像。青羊宫内最宝贵的文物是一部《道藏辑要》,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版本,成为研究道教的珍贵资料。

4、杜甫草堂:杜甫草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7号,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

5、青羊宫:主要建筑有山门、三清殿、唐王殿等。宫内混元殿高大雄伟,八卦亭是其中保存最完整、造型最华贵的建筑,供奉着老子骑着青牛的塑像。青羊宫内最宝贵的文物是一部《道藏辑要》,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版本,成为研究道教的珍贵资料。

5、青羊宫:主要建筑有山门、三清殿、唐王殿等。宫内混元殿高大雄伟,八卦亭是其中保存最完整、造型最华贵的建筑,供奉着老子骑着青牛的塑像。青羊宫内最宝贵的文物是一部《道藏辑要》,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版本,成为研究道教的珍贵资料。

建制沿革

青羊区为古少城地域,属清代满城,青羊区得名于境内一座驰名中外的道观“青羊宫”,且观内现存铜羊两只,青羊宫初名青羊肆。传说远在周代,老子西行至函谷关,与关令尹喜著《道德经》,临别时说:“子行道千日后,于成都青羊肆寻吾”。后来道家遂在此建立庙宇,名青羊观,唐代改名青羊宫。

青羊区于1990年经区划调整后成立,现共辖14个街道,青羊区面积68平方公里。

1997年青羊区面积67.8平方千米,人口46.6万,辖14个街道、2个乡:新华西路街道、黄瓦街街道、西御河沿街街道、东通顺街街道、鼓楼南街街道、北大街街道、白家塘街街道、忠烈祠西街街道、祠堂街街道、青羊正街街道、石人街道、黄田坝街道、斌升街街道、上汪家拐街街道、苏坡乡、文家乡。

2000年青羊区辖14个镇、2个乡。

2004年5月27日,撤销苏坡乡、文家乡建制,所属行政区域实行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至此青羊区辖14个街道,51个社区委员会、22个村委会。面积66平方千米,人口密度7144人/平方千米。

行政区划

青羊区辖14个街道:太升路街道、草市街街道、西御河街道、汪家拐街道、少城街道、新华西路街道、草堂路街道、府南街道、光华街道、东坡街道、金沙街道、黄田坝街道、苏坡街道、文家街道。区***驻新华西路街道江汉路222号。

地理环境位置境域

青羊区位于东经104°03’,北纬30°41’,辖区西南北三面分别与温江区、双流县、武侯区、金牛区接壤,东西面与锦江区、成华区毗邻。地形呈不规则的长条形,东西长约16公里,南北宽约8公里。全区幅员面积66平方公里。

地形

成都市位于川西北高原山地和川中丘陵之间,西部地势较高,中部和东南部是广阔的成都平原,平均海拔500米左右。

气候

成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有利于发展农业。无霜期长达300天,年降水量900-1300毫米,年平均温度15.2-16.7℃之间,年日照时数在1100-1400小时,湿度较大,通常在80%左右。

水文

成都地区属岷江、沱江水系,境内河网稠密、水利资源丰富,有大小河流40余条,水域面积700多平方千米,水资源总量为264亿立方米;总体水能资源理论储量为161.5万千瓦,其中可建500千瓦以下的水电站开发量大约80万千瓦。

土壤

青羊区土地肥沃,类型多样。在土壤中,以灰色及灰棕色潮土为主的平原冲击土占50%。低山及丘陵紫色土占20%。

区域人口人口

2014年末全区常住人口83.57万人。户籍总人口为64.05万人,比上年增加2.17万人。户籍人口中女性32.51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65%;死亡率为5.86%;自然增长率为4.79%。

民族

全区少数民族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土族、侗族、瑶族、维吾尔族、满族、鄂伦春族、傣族等。

交通运输航空

航空:距青羊区仅20分钟车程的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国内四大航空港之一,已开通国际国内航240多条,2012年客流量达3150万人次。

铁路

成渝、成昆、宝成三条铁路干线在成都交汇,以火车西站为中心的西部物流园区正在形成。成都已成为西南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公路

成渝、成绵(阳)、成乐(山)、成南(充)、成雅(安)等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辐射华北、华南、西南地区。区内成温路、光华大道、青羊大道、一环路、二环路、绕城高速,形成了区内“三纵七横”的道路交通网路,长顺街、西大街等街道的改造,通向省内外的金沙客运站使青羊区内道路四通八达。

区域经济综述

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10.99亿元,同比增长6.7%。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5亿元,同比下降21.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0.44亿元,同比增长0.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60.50亿元,同比增长8.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97066元,同比增长6.6%。产业结构调整为0.01:18.55:81.44。

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27.39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008亿元,同比下降25.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0.50亿元,同比增长3.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6.90亿元,同比增长9.3%。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达40.4%,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全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内。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6564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733人;城乡失业人员再就业5238人;困难人员再就业1476人。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1.21%、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城乡劳动力培训10285人,其中青年技能培训1599人,创业培训346人。

第一产业

2014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17万元,同比下降22.0%。其中:种植业实现产值693万元,同比下降21.0%;畜牧业实现产值24万元,同比下降42.9%。年末实际耕种面积1380亩,同比下降2.4%。大部分农产品产量继续下降:粮食产量224吨,同比下降46.1%;肉类总产量15吨,同比下降64.0%;出栏肉猪226头,同比下降48.8%。

第二产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3.90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6%。

全年3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52亿元,同比增长5.4%;利润总额9.28亿元,同比下降2.7%;利税总额12.21亿元,同比下降6.1%。总资产贡献率8.0%。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等3大行业共完成增加值13.44亿元,同比增长13.1%,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6.4%。

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2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07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利税总额6.09亿元,同比下降5.9%。园区累计完成投资2.60亿元,全年新签约工业企业9家,开工建设工业企业14家,竣工投产工业企业20家。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6.54亿元,同比下降0.5%。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519.34亿元,同比增长9.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34.3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92.19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14年实现销售(营业)额2214.98亿元,同比增长11.9%。分行业来看:批发业实现1337.86亿元,同比增长10.5%;零售业实现773.64亿元,同比增长14.1%;住宿业实现17.11亿元,同比增长0.1%;餐饮业实现86.37亿元,同比增长17.9%。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4.34亿元,同比增长12.1%。分行业来看:批发业零售额62.16亿元,同比增长24.3%;零售业零售额478.39亿元,同比增长11.2%;住宿业零售额6.83亿元,同比增长8.0%;餐饮业零售额66.96亿元,同比增长8.5%。零售业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77.9%。

全年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34个,投资总额139.6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14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236.51亿元。全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9.12亿美元,同比增长7.6%。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408.03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168.26亿元,同比增长14.2%。接待入境游客96008人次,同比增长5.5%。实现外汇收入2414.71万美元,同比增长15.9%。年末全区星级饭店28家,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单位50个。

社会事业科技事业

2014年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8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达31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3.8亿元,完成技术契约交易额41.43亿元。全区专利实施项目新增销售收入12.85亿元,同比增长44.5%。全区36项科技成果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6项、市级18项。全区专利申请总量356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999件。新建成市级科普基地1个,市级科技信息服务站4个。

教育事业

2014年末共有国小34所,在校学生42206人,国小专任教师2018人;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2346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761人;幼稚园99所,在园幼儿23255人,专任教师1641人。

文化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区属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达32万册;剧场、影剧院19个;改造升级3个街道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和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举办“我爱我家·美丽青羊”、“百姓故事会·青羊龙门阵”、“高雅音乐进社区”等各类文化惠民演出活动300余场次。开展“优秀国产影片免费观影月-公益电影进影院”工作,放映公益电影49场23部,观影人数累计达20923人。免费放映涉农公益电影264场,城区公益电影253场。

体育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体育场馆12个,运动场43个,游泳池61个,训练用房56个,全民健身路径225条。完成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6条,体育健身设施7套。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达29万人次。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开展“太极蓉城·魅力青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238次,参与人数30万人次。成功举办成都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青羊赛区9个项目的赛事,全区近万人次参与。

医疗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00个,拥有床位总数10869张。卫生技术人员1604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412人,注册护士10038人,药剂人员(不含药店)935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婴儿死亡率3.29‰。

风景名胜

青羊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故径、民族之魂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场”以及商代船棺遗址等,成为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

浣花溪公园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青羊区为古少城地域,属清代满城,青羊区得名于境内一座驰名中外的道观“青羊宫”,且观内现存铜羊两只,青羊宫初名青羊肆。传说远在周代,老子西行至函谷关,与关令尹喜著《道德经》,临别时说:“子行道千日后,于成都青羊肆寻吾”。后来道家遂在此建立庙宇,名青羊观,唐代改名青羊宫。

青羊区于1990年经区划调整后成立,现共辖14个街道,青羊区面积68平方公里。

1997年青羊区面积67.8平方千米,人口46.6万,辖14个街道、2个乡:新华西路街道、黄瓦街街道、西御河沿街街道、东通顺街街道、鼓楼南街街道、北大街街道、白家塘街街道、忠烈祠西街街道、祠堂街街道、青羊正街街道、石人街道、黄田坝街道、斌升街街道、上汪家拐街街道、苏坡乡、文家乡。

2000年青羊区辖14个镇、2个乡。

2004年5月27日,撤销苏坡乡、文家乡建制,所属行政区域实行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至此青羊区辖14个街道,51个社区委员会、22个村委会。面积66平方千米,人口密度7144人/平方千米。

行政区划

青羊区辖14个街道:太升路街道、草市街街道、西御河街道、汪家拐街道、少城街道、新华西路街道、草堂路街道、府南街道、光华街道、东坡街道、金沙街道、黄田坝街道、苏坡街道、文家街道。区***驻新华西路街道江汉路222号。

地理环境位置境域

青羊区位于东经104°03’,北纬30°41’,辖区西南北三面分别与温江区、双流县、武侯区、金牛区接壤,东西面与锦江区、成华区毗邻。地形呈不规则的长条形,东西长约16公里,南北宽约8公里。全区幅员面积66平方公里。

地形

成都市位于川西北高原山地和川中丘陵之间,西部地势较高,中部和东南部是广阔的成都平原,平均海拔500米左右。

气候

成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有利于发展农业。无霜期长达300天,年降水量900-1300毫米,年平均温度15.2-16.7℃之间,年日照时数在1100-1400小时,湿度较大,通常在80%左右。

水文

成都地区属岷江、沱江水系,境内河网稠密、水利资源丰富,有大小河流40余条,水域面积700多平方千米,水资源总量为264亿立方米;总体水能资源理论储量为161.5万千瓦,其中可建500千瓦以下的水电站开发量大约80万千瓦。

土壤

青羊区土地肥沃,类型多样。在土壤中,以灰色及灰棕色潮土为主的平原冲击土占50%。低山及丘陵紫色土占20%。

区域人口人口

2014年末全区常住人口83.57万人。户籍总人口为64.05万人,比上年增加2.17万人。户籍人口中女性32.51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65%;死亡率为5.86%;自然增长率为4.79%。

民族

全区少数民族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土族、侗族、瑶族、维吾尔族、满族、鄂伦春族、傣族等。

交通运输航空

航空:距青羊区仅20分钟车程的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国内四大航空港之一,已开通国际国内航240多条,2012年客流量达3150万人次。

铁路

成渝、成昆、宝成三条铁路干线在成都交汇,以火车西站为中心的西部物流园区正在形成。成都已成为西南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公路

成渝、成绵(阳)、成乐(山)、成南(充)、成雅(安)等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辐射华北、华南、西南地区。区内成温路、光华大道、青羊大道、一环路、二环路、绕城高速,形成了区内“三纵七横”的道路交通网路,长顺街、西大街等街道的改造,通向省内外的金沙客运站使青羊区内道路四通八达。

区域经济综述

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10.99亿元,同比增长6.7%。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5亿元,同比下降21.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0.44亿元,同比增长0.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60.50亿元,同比增长8.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97066元,同比增长6.6%。产业结构调整为0.01:18.55:81.44。

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27.39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008亿元,同比下降25.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0.50亿元,同比增长3.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6.90亿元,同比增长9.3%。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达40.4%,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全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内。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6564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733人;城乡失业人员再就业5238人;困难人员再就业1476人。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1.21%、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城乡劳动力培训10285人,其中青年技能培训1599人,创业培训346人。

第一产业

2014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17万元,同比下降22.0%。其中:种植业实现产值693万元,同比下降21.0%;畜牧业实现产值24万元,同比下降42.9%。年末实际耕种面积1380亩,同比下降2.4%。大部分农产品产量继续下降:粮食产量224吨,同比下降46.1%;肉类总产量15吨,同比下降64.0%;出栏肉猪226头,同比下降48.8%。

第二产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3.90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6%。

全年3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52亿元,同比增长5.4%;利润总额9.28亿元,同比下降2.7%;利税总额12.21亿元,同比下降6.1%。总资产贡献率8.0%。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等3大行业共完成增加值13.44亿元,同比增长13.1%,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6.4%。

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2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07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利税总额6.09亿元,同比下降5.9%。园区累计完成投资2.60亿元,全年新签约工业企业9家,开工建设工业企业14家,竣工投产工业企业20家。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6.54亿元,同比下降0.5%。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519.34亿元,同比增长9.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34.3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92.19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14年实现销售(营业)额2214.98亿元,同比增长11.9%。分行业来看:批发业实现1337.86亿元,同比增长10.5%;零售业实现773.64亿元,同比增长14.1%;住宿业实现17.11亿元,同比增长0.1%;餐饮业实现86.37亿元,同比增长17.9%。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4.34亿元,同比增长12.1%。分行业来看:批发业零售额62.16亿元,同比增长24.3%;零售业零售额478.39亿元,同比增长11.2%;住宿业零售额6.83亿元,同比增长8.0%;餐饮业零售额66.96亿元,同比增长8.5%。零售业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77.9%。

全年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34个,投资总额139.6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14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236.51亿元。全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9.12亿美元,同比增长7.6%。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408.03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168.26亿元,同比增长14.2%。接待入境游客96008人次,同比增长5.5%。实现外汇收入2414.71万美元,同比增长15.9%。年末全区星级饭店28家,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单位50个。

社会事业科技事业

2014年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8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达31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3.8亿元,完成技术契约交易额41.43亿元。全区专利实施项目新增销售收入12.85亿元,同比增长44.5%。全区36项科技成果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6项、市级18项。全区专利申请总量356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999件。新建成市级科普基地1个,市级科技信息服务站4个。

教育事业

2014年末共有国小34所,在校学生42206人,国小专任教师2018人;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2346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761人;幼稚园99所,在园幼儿23255人,专任教师1641人。

文化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区属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达32万册;剧场、影剧院19个;改造升级3个街道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和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举办“我爱我家·美丽青羊”、“百姓故事会·青羊龙门阵”、“高雅音乐进社区”等各类文化惠民演出活动300余场次。开展“优秀国产影片免费观影月-公益电影进影院”工作,放映公益电影49场23部,观影人数累计达20923人。免费放映涉农公益电影264场,城区公益电影253场。

体育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体育场馆12个,运动场43个,游泳池61个,训练用房56个,全民健身路径225条。完成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6条,体育健身设施7套。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达29万人次。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开展“太极蓉城·魅力青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238次,参与人数30万人次。成功举办成都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青羊赛区9个项目的赛事,全区近万人次参与。

医疗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00个,拥有床位总数10869张。卫生技术人员1604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412人,注册护士10038人,药剂人员(不含药店)935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婴儿死亡率3.29‰。

风景名胜

青羊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故径、民族之魂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场”以及商代船棺遗址等,成为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

浣花溪公园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青羊区于1990年经区划调整后成立,现共辖14个街道,青羊区面积68平方公里。

1997年青羊区面积67.8平方千米,人口46.6万,辖14个街道、2个乡:新华西路街道、黄瓦街街道、西御河沿街街道、东通顺街街道、鼓楼南街街道、北大街街道、白家塘街街道、忠烈祠西街街道、祠堂街街道、青羊正街街道、石人街道、黄田坝街道、斌升街街道、上汪家拐街街道、苏坡乡、文家乡。

2000年青羊区辖14个镇、2个乡。

2004年5月27日,撤销苏坡乡、文家乡建制,所属行政区域实行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至此青羊区辖14个街道,51个社区委员会、22个村委会。面积66平方千米,人口密度7144人/平方千米。

行政区划

青羊区辖14个街道:太升路街道、草市街街道、西御河街道、汪家拐街道、少城街道、新华西路街道、草堂路街道、府南街道、光华街道、东坡街道、金沙街道、黄田坝街道、苏坡街道、文家街道。区***驻新华西路街道江汉路222号。

地理环境位置境域

青羊区位于东经104°03’,北纬30°41’,辖区西南北三面分别与温江区、双流县、武侯区、金牛区接壤,东西面与锦江区、成华区毗邻。地形呈不规则的长条形,东西长约16公里,南北宽约8公里。全区幅员面积66平方公里。

地形

成都市位于川西北高原山地和川中丘陵之间,西部地势较高,中部和东南部是广阔的成都平原,平均海拔500米左右。

气候

成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有利于发展农业。无霜期长达300天,年降水量900-1300毫米,年平均温度15.2-16.7℃之间,年日照时数在1100-1400小时,湿度较大,通常在80%左右。

水文

成都地区属岷江、沱江水系,境内河网稠密、水利资源丰富,有大小河流40余条,水域面积700多平方千米,水资源总量为264亿立方米;总体水能资源理论储量为161.5万千瓦,其中可建500千瓦以下的水电站开发量大约80万千瓦。

土壤

青羊区土地肥沃,类型多样。在土壤中,以灰色及灰棕色潮土为主的平原冲击土占50%。低山及丘陵紫色土占20%。

区域人口人口

2014年末全区常住人口83.57万人。户籍总人口为64.05万人,比上年增加2.17万人。户籍人口中女性32.51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65%;死亡率为5.86%;自然增长率为4.79%。

民族

全区少数民族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土族、侗族、瑶族、维吾尔族、满族、鄂伦春族、傣族等。

交通运输航空

航空:距青羊区仅20分钟车程的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国内四大航空港之一,已开通国际国内航240多条,2012年客流量达3150万人次。

铁路

成渝、成昆、宝成三条铁路干线在成都交汇,以火车西站为中心的西部物流园区正在形成。成都已成为西南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公路

成渝、成绵(阳)、成乐(山)、成南(充)、成雅(安)等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辐射华北、华南、西南地区。区内成温路、光华大道、青羊大道、一环路、二环路、绕城高速,形成了区内“三纵七横”的道路交通网路,长顺街、西大街等街道的改造,通向省内外的金沙客运站使青羊区内道路四通八达。

区域经济综述

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10.99亿元,同比增长6.7%。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5亿元,同比下降21.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0.44亿元,同比增长0.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60.50亿元,同比增长8.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97066元,同比增长6.6%。产业结构调整为0.01:18.55:81.44。

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27.39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008亿元,同比下降25.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0.50亿元,同比增长3.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6.90亿元,同比增长9.3%。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达40.4%,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全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内。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6564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733人;城乡失业人员再就业5238人;困难人员再就业1476人。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1.21%、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城乡劳动力培训10285人,其中青年技能培训1599人,创业培训346人。

第一产业

2014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17万元,同比下降22.0%。其中:种植业实现产值693万元,同比下降21.0%;畜牧业实现产值24万元,同比下降42.9%。年末实际耕种面积1380亩,同比下降2.4%。大部分农产品产量继续下降:粮食产量224吨,同比下降46.1%;肉类总产量15吨,同比下降64.0%;出栏肉猪226头,同比下降48.8%。

第二产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3.90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6%。

全年3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52亿元,同比增长5.4%;利润总额9.28亿元,同比下降2.7%;利税总额12.21亿元,同比下降6.1%。总资产贡献率8.0%。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等3大行业共完成增加值13.44亿元,同比增长13.1%,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6.4%。

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2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07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利税总额6.09亿元,同比下降5.9%。园区累计完成投资2.60亿元,全年新签约工业企业9家,开工建设工业企业14家,竣工投产工业企业20家。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6.54亿元,同比下降0.5%。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519.34亿元,同比增长9.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34.3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92.19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14年实现销售(营业)额2214.98亿元,同比增长11.9%。分行业来看:批发业实现1337.86亿元,同比增长10.5%;零售业实现773.64亿元,同比增长14.1%;住宿业实现17.11亿元,同比增长0.1%;餐饮业实现86.37亿元,同比增长17.9%。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4.34亿元,同比增长12.1%。分行业来看:批发业零售额62.16亿元,同比增长24.3%;零售业零售额478.39亿元,同比增长11.2%;住宿业零售额6.83亿元,同比增长8.0%;餐饮业零售额66.96亿元,同比增长8.5%。零售业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77.9%。

全年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34个,投资总额139.6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14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236.51亿元。全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9.12亿美元,同比增长7.6%。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408.03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168.26亿元,同比增长14.2%。接待入境游客96008人次,同比增长5.5%。实现外汇收入2414.71万美元,同比增长15.9%。年末全区星级饭店28家,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单位50个。

社会事业科技事业

2014年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8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达31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3.8亿元,完成技术契约交易额41.43亿元。全区专利实施项目新增销售收入12.85亿元,同比增长44.5%。全区36项科技成果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6项、市级18项。全区专利申请总量356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999件。新建成市级科普基地1个,市级科技信息服务站4个。

教育事业

2014年末共有国小34所,在校学生42206人,国小专任教师2018人;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2346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761人;幼稚园99所,在园幼儿23255人,专任教师1641人。

文化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区属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达32万册;剧场、影剧院19个;改造升级3个街道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和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举办“我爱我家·美丽青羊”、“百姓故事会·青羊龙门阵”、“高雅音乐进社区”等各类文化惠民演出活动300余场次。开展“优秀国产影片免费观影月-公益电影进影院”工作,放映公益电影49场23部,观影人数累计达20923人。免费放映涉农公益电影264场,城区公益电影253场。

体育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体育场馆12个,运动场43个,游泳池61个,训练用房56个,全民健身路径225条。完成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6条,体育健身设施7套。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达29万人次。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开展“太极蓉城·魅力青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238次,参与人数30万人次。成功举办成都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青羊赛区9个项目的赛事,全区近万人次参与。

医疗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00个,拥有床位总数10869张。卫生技术人员1604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412人,注册护士10038人,药剂人员(不含药店)935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婴儿死亡率3.29‰。

风景名胜

青羊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故径、民族之魂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场”以及商代船棺遗址等,成为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

浣花溪公园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1997年青羊区面积67.8平方千米,人口46.6万,辖14个街道、2个乡:新华西路街道、黄瓦街街道、西御河沿街街道、东通顺街街道、鼓楼南街街道、北大街街道、白家塘街街道、忠烈祠西街街道、祠堂街街道、青羊正街街道、石人街道、黄田坝街道、斌升街街道、上汪家拐街街道、苏坡乡、文家乡。

2000年青羊区辖14个镇、2个乡。

2004年5月27日,撤销苏坡乡、文家乡建制,所属行政区域实行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至此青羊区辖14个街道,51个社区委员会、22个村委会。面积66平方千米,人口密度7144人/平方千米。

行政区划

青羊区辖14个街道:太升路街道、草市街街道、西御河街道、汪家拐街道、少城街道、新华西路街道、草堂路街道、府南街道、光华街道、东坡街道、金沙街道、黄田坝街道、苏坡街道、文家街道。区***驻新华西路街道江汉路222号。

地理环境位置境域

青羊区位于东经104°03’,北纬30°41’,辖区西南北三面分别与温江区、双流县、武侯区、金牛区接壤,东西面与锦江区、成华区毗邻。地形呈不规则的长条形,东西长约16公里,南北宽约8公里。全区幅员面积66平方公里。

地形

成都市位于川西北高原山地和川中丘陵之间,西部地势较高,中部和东南部是广阔的成都平原,平均海拔500米左右。

气候

成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有利于发展农业。无霜期长达300天,年降水量900-1300毫米,年平均温度15.2-16.7℃之间,年日照时数在1100-1400小时,湿度较大,通常在80%左右。

水文

成都地区属岷江、沱江水系,境内河网稠密、水利资源丰富,有大小河流40余条,水域面积700多平方千米,水资源总量为264亿立方米;总体水能资源理论储量为161.5万千瓦,其中可建500千瓦以下的水电站开发量大约80万千瓦。

土壤

青羊区土地肥沃,类型多样。在土壤中,以灰色及灰棕色潮土为主的平原冲击土占50%。低山及丘陵紫色土占20%。

区域人口人口

2014年末全区常住人口83.57万人。户籍总人口为64.05万人,比上年增加2.17万人。户籍人口中女性32.51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65%;死亡率为5.86%;自然增长率为4.79%。

民族

全区少数民族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土族、侗族、瑶族、维吾尔族、满族、鄂伦春族、傣族等。

交通运输航空

航空:距青羊区仅20分钟车程的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国内四大航空港之一,已开通国际国内航240多条,2012年客流量达3150万人次。

铁路

成渝、成昆、宝成三条铁路干线在成都交汇,以火车西站为中心的西部物流园区正在形成。成都已成为西南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公路

成渝、成绵(阳)、成乐(山)、成南(充)、成雅(安)等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辐射华北、华南、西南地区。区内成温路、光华大道、青羊大道、一环路、二环路、绕城高速,形成了区内“三纵七横”的道路交通网路,长顺街、西大街等街道的改造,通向省内外的金沙客运站使青羊区内道路四通八达。

区域经济综述

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10.99亿元,同比增长6.7%。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5亿元,同比下降21.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0.44亿元,同比增长0.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60.50亿元,同比增长8.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97066元,同比增长6.6%。产业结构调整为0.01:18.55:81.44。

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27.39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008亿元,同比下降25.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0.50亿元,同比增长3.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6.90亿元,同比增长9.3%。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达40.4%,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全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内。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6564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733人;城乡失业人员再就业5238人;困难人员再就业1476人。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1.21%、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城乡劳动力培训10285人,其中青年技能培训1599人,创业培训346人。

第一产业

2014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17万元,同比下降22.0%。其中:种植业实现产值693万元,同比下降21.0%;畜牧业实现产值24万元,同比下降42.9%。年末实际耕种面积1380亩,同比下降2.4%。大部分农产品产量继续下降:粮食产量224吨,同比下降46.1%;肉类总产量15吨,同比下降64.0%;出栏肉猪226头,同比下降48.8%。

第二产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3.90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6%。

全年3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52亿元,同比增长5.4%;利润总额9.28亿元,同比下降2.7%;利税总额12.21亿元,同比下降6.1%。总资产贡献率8.0%。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等3大行业共完成增加值13.44亿元,同比增长13.1%,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6.4%。

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2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07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利税总额6.09亿元,同比下降5.9%。园区累计完成投资2.60亿元,全年新签约工业企业9家,开工建设工业企业14家,竣工投产工业企业20家。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6.54亿元,同比下降0.5%。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519.34亿元,同比增长9.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34.3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92.19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14年实现销售(营业)额2214.98亿元,同比增长11.9%。分行业来看:批发业实现1337.86亿元,同比增长10.5%;零售业实现773.64亿元,同比增长14.1%;住宿业实现17.11亿元,同比增长0.1%;餐饮业实现86.37亿元,同比增长17.9%。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4.34亿元,同比增长12.1%。分行业来看:批发业零售额62.16亿元,同比增长24.3%;零售业零售额478.39亿元,同比增长11.2%;住宿业零售额6.83亿元,同比增长8.0%;餐饮业零售额66.96亿元,同比增长8.5%。零售业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77.9%。

全年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34个,投资总额139.6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14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236.51亿元。全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9.12亿美元,同比增长7.6%。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408.03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168.26亿元,同比增长14.2%。接待入境游客96008人次,同比增长5.5%。实现外汇收入2414.71万美元,同比增长15.9%。年末全区星级饭店28家,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单位50个。

社会事业科技事业

2014年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8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达31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3.8亿元,完成技术契约交易额41.43亿元。全区专利实施项目新增销售收入12.85亿元,同比增长44.5%。全区36项科技成果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6项、市级18项。全区专利申请总量356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999件。新建成市级科普基地1个,市级科技信息服务站4个。

教育事业

2014年末共有国小34所,在校学生42206人,国小专任教师2018人;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2346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761人;幼稚园99所,在园幼儿23255人,专任教师1641人。

文化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区属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达32万册;剧场、影剧院19个;改造升级3个街道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和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举办“我爱我家·美丽青羊”、“百姓故事会·青羊龙门阵”、“高雅音乐进社区”等各类文化惠民演出活动300余场次。开展“优秀国产影片免费观影月-公益电影进影院”工作,放映公益电影49场23部,观影人数累计达20923人。免费放映涉农公益电影264场,城区公益电影253场。

体育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体育场馆12个,运动场43个,游泳池61个,训练用房56个,全民健身路径225条。完成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6条,体育健身设施7套。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达29万人次。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开展“太极蓉城·魅力青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238次,参与人数30万人次。成功举办成都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青羊赛区9个项目的赛事,全区近万人次参与。

医疗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00个,拥有床位总数10869张。卫生技术人员1604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412人,注册护士10038人,药剂人员(不含药店)935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婴儿死亡率3.29‰。

风景名胜

青羊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故径、民族之魂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场”以及商代船棺遗址等,成为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

浣花溪公园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2000年青羊区辖14个镇、2个乡。

2004年5月27日,撤销苏坡乡、文家乡建制,所属行政区域实行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至此青羊区辖14个街道,51个社区委员会、22个村委会。面积66平方千米,人口密度7144人/平方千米。

行政区划

青羊区辖14个街道:太升路街道、草市街街道、西御河街道、汪家拐街道、少城街道、新华西路街道、草堂路街道、府南街道、光华街道、东坡街道、金沙街道、黄田坝街道、苏坡街道、文家街道。区***驻新华西路街道江汉路222号。

地理环境位置境域

青羊区位于东经104°03’,北纬30°41’,辖区西南北三面分别与温江区、双流县、武侯区、金牛区接壤,东西面与锦江区、成华区毗邻。地形呈不规则的长条形,东西长约16公里,南北宽约8公里。全区幅员面积66平方公里。

地形

成都市位于川西北高原山地和川中丘陵之间,西部地势较高,中部和东南部是广阔的成都平原,平均海拔500米左右。

气候

成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有利于发展农业。无霜期长达300天,年降水量900-1300毫米,年平均温度15.2-16.7℃之间,年日照时数在1100-1400小时,湿度较大,通常在80%左右。

水文

成都地区属岷江、沱江水系,境内河网稠密、水利资源丰富,有大小河流40余条,水域面积700多平方千米,水资源总量为264亿立方米;总体水能资源理论储量为161.5万千瓦,其中可建500千瓦以下的水电站开发量大约80万千瓦。

土壤

青羊区土地肥沃,类型多样。在土壤中,以灰色及灰棕色潮土为主的平原冲击土占50%。低山及丘陵紫色土占20%。

区域人口人口

2014年末全区常住人口83.57万人。户籍总人口为64.05万人,比上年增加2.17万人。户籍人口中女性32.51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65%;死亡率为5.86%;自然增长率为4.79%。

民族

全区少数民族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土族、侗族、瑶族、维吾尔族、满族、鄂伦春族、傣族等。

交通运输航空

航空:距青羊区仅20分钟车程的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国内四大航空港之一,已开通国际国内航240多条,2012年客流量达3150万人次。

铁路

成渝、成昆、宝成三条铁路干线在成都交汇,以火车西站为中心的西部物流园区正在形成。成都已成为西南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公路

成渝、成绵(阳)、成乐(山)、成南(充)、成雅(安)等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辐射华北、华南、西南地区。区内成温路、光华大道、青羊大道、一环路、二环路、绕城高速,形成了区内“三纵七横”的道路交通网路,长顺街、西大街等街道的改造,通向省内外的金沙客运站使青羊区内道路四通八达。

区域经济综述

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10.99亿元,同比增长6.7%。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5亿元,同比下降21.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0.44亿元,同比增长0.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60.50亿元,同比增长8.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97066元,同比增长6.6%。产业结构调整为0.01:18.55:81.44。

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27.39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008亿元,同比下降25.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0.50亿元,同比增长3.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6.90亿元,同比增长9.3%。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达40.4%,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全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内。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6564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733人;城乡失业人员再就业5238人;困难人员再就业1476人。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1.21%、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城乡劳动力培训10285人,其中青年技能培训1599人,创业培训346人。

第一产业

2014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17万元,同比下降22.0%。其中:种植业实现产值693万元,同比下降21.0%;畜牧业实现产值24万元,同比下降42.9%。年末实际耕种面积1380亩,同比下降2.4%。大部分农产品产量继续下降:粮食产量224吨,同比下降46.1%;肉类总产量15吨,同比下降64.0%;出栏肉猪226头,同比下降48.8%。

第二产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3.90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6%。

全年3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52亿元,同比增长5.4%;利润总额9.28亿元,同比下降2.7%;利税总额12.21亿元,同比下降6.1%。总资产贡献率8.0%。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等3大行业共完成增加值13.44亿元,同比增长13.1%,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6.4%。

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2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07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利税总额6.09亿元,同比下降5.9%。园区累计完成投资2.60亿元,全年新签约工业企业9家,开工建设工业企业14家,竣工投产工业企业20家。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6.54亿元,同比下降0.5%。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519.34亿元,同比增长9.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34.3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92.19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14年实现销售(营业)额2214.98亿元,同比增长11.9%。分行业来看:批发业实现1337.86亿元,同比增长10.5%;零售业实现773.64亿元,同比增长14.1%;住宿业实现17.11亿元,同比增长0.1%;餐饮业实现86.37亿元,同比增长17.9%。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4.34亿元,同比增长12.1%。分行业来看:批发业零售额62.16亿元,同比增长24.3%;零售业零售额478.39亿元,同比增长11.2%;住宿业零售额6.83亿元,同比增长8.0%;餐饮业零售额66.96亿元,同比增长8.5%。零售业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77.9%。

全年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34个,投资总额139.6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14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236.51亿元。全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9.12亿美元,同比增长7.6%。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408.03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168.26亿元,同比增长14.2%。接待入境游客96008人次,同比增长5.5%。实现外汇收入2414.71万美元,同比增长15.9%。年末全区星级饭店28家,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单位50个。

社会事业科技事业

2014年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8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达31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3.8亿元,完成技术契约交易额41.43亿元。全区专利实施项目新增销售收入12.85亿元,同比增长44.5%。全区36项科技成果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6项、市级18项。全区专利申请总量356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999件。新建成市级科普基地1个,市级科技信息服务站4个。

教育事业

2014年末共有国小34所,在校学生42206人,国小专任教师2018人;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2346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761人;幼稚园99所,在园幼儿23255人,专任教师1641人。

文化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区属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达32万册;剧场、影剧院19个;改造升级3个街道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和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举办“我爱我家·美丽青羊”、“百姓故事会·青羊龙门阵”、“高雅音乐进社区”等各类文化惠民演出活动300余场次。开展“优秀国产影片免费观影月-公益电影进影院”工作,放映公益电影49场23部,观影人数累计达20923人。免费放映涉农公益电影264场,城区公益电影253场。

体育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体育场馆12个,运动场43个,游泳池61个,训练用房56个,全民健身路径225条。完成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6条,体育健身设施7套。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达29万人次。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开展“太极蓉城·魅力青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238次,参与人数30万人次。成功举办成都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青羊赛区9个项目的赛事,全区近万人次参与。

医疗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00个,拥有床位总数10869张。卫生技术人员1604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412人,注册护士10038人,药剂人员(不含药店)935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婴儿死亡率3.29‰。

风景名胜

青羊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故径、民族之魂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场”以及商代船棺遗址等,成为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

浣花溪公园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2004年5月27日,撤销苏坡乡、文家乡建制,所属行政区域实行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至此青羊区辖14个街道,51个社区委员会、22个村委会。面积66平方千米,人口密度7144人/平方千米。

行政区划

青羊区辖14个街道:太升路街道、草市街街道、西御河街道、汪家拐街道、少城街道、新华西路街道、草堂路街道、府南街道、光华街道、东坡街道、金沙街道、黄田坝街道、苏坡街道、文家街道。区***驻新华西路街道江汉路222号。

地理环境位置境域

青羊区位于东经104°03’,北纬30°41’,辖区西南北三面分别与温江区、双流县、武侯区、金牛区接壤,东西面与锦江区、成华区毗邻。地形呈不规则的长条形,东西长约16公里,南北宽约8公里。全区幅员面积66平方公里。

地形

成都市位于川西北高原山地和川中丘陵之间,西部地势较高,中部和东南部是广阔的成都平原,平均海拔500米左右。

气候

成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有利于发展农业。无霜期长达300天,年降水量900-1300毫米,年平均温度15.2-16.7℃之间,年日照时数在1100-1400小时,湿度较大,通常在80%左右。

水文

成都地区属岷江、沱江水系,境内河网稠密、水利资源丰富,有大小河流40余条,水域面积700多平方千米,水资源总量为264亿立方米;总体水能资源理论储量为161.5万千瓦,其中可建500千瓦以下的水电站开发量大约80万千瓦。

土壤

青羊区土地肥沃,类型多样。在土壤中,以灰色及灰棕色潮土为主的平原冲击土占50%。低山及丘陵紫色土占20%。

区域人口人口

2014年末全区常住人口83.57万人。户籍总人口为64.05万人,比上年增加2.17万人。户籍人口中女性32.51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65%;死亡率为5.86%;自然增长率为4.79%。

民族

全区少数民族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土族、侗族、瑶族、维吾尔族、满族、鄂伦春族、傣族等。

交通运输航空

航空:距青羊区仅20分钟车程的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国内四大航空港之一,已开通国际国内航240多条,2012年客流量达3150万人次。

铁路

成渝、成昆、宝成三条铁路干线在成都交汇,以火车西站为中心的西部物流园区正在形成。成都已成为西南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公路

成渝、成绵(阳)、成乐(山)、成南(充)、成雅(安)等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辐射华北、华南、西南地区。区内成温路、光华大道、青羊大道、一环路、二环路、绕城高速,形成了区内“三纵七横”的道路交通网路,长顺街、西大街等街道的改造,通向省内外的金沙客运站使青羊区内道路四通八达。

区域经济综述

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10.99亿元,同比增长6.7%。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5亿元,同比下降21.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0.44亿元,同比增长0.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60.50亿元,同比增长8.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97066元,同比增长6.6%。产业结构调整为0.01:18.55:81.44。

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27.39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008亿元,同比下降25.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0.50亿元,同比增长3.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6.90亿元,同比增长9.3%。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达40.4%,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全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内。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6564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733人;城乡失业人员再就业5238人;困难人员再就业1476人。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1.21%、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城乡劳动力培训10285人,其中青年技能培训1599人,创业培训346人。

第一产业

2014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17万元,同比下降22.0%。其中:种植业实现产值693万元,同比下降21.0%;畜牧业实现产值24万元,同比下降42.9%。年末实际耕种面积1380亩,同比下降2.4%。大部分农产品产量继续下降:粮食产量224吨,同比下降46.1%;肉类总产量15吨,同比下降64.0%;出栏肉猪226头,同比下降48.8%。

第二产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3.90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6%。

全年3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52亿元,同比增长5.4%;利润总额9.28亿元,同比下降2.7%;利税总额12.21亿元,同比下降6.1%。总资产贡献率8.0%。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等3大行业共完成增加值13.44亿元,同比增长13.1%,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6.4%。

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2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07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利税总额6.09亿元,同比下降5.9%。园区累计完成投资2.60亿元,全年新签约工业企业9家,开工建设工业企业14家,竣工投产工业企业20家。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6.54亿元,同比下降0.5%。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519.34亿元,同比增长9.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34.3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92.19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14年实现销售(营业)额2214.98亿元,同比增长11.9%。分行业来看:批发业实现1337.86亿元,同比增长10.5%;零售业实现773.64亿元,同比增长14.1%;住宿业实现17.11亿元,同比增长0.1%;餐饮业实现86.37亿元,同比增长17.9%。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4.34亿元,同比增长12.1%。分行业来看:批发业零售额62.16亿元,同比增长24.3%;零售业零售额478.39亿元,同比增长11.2%;住宿业零售额6.83亿元,同比增长8.0%;餐饮业零售额66.96亿元,同比增长8.5%。零售业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77.9%。

全年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34个,投资总额139.6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14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236.51亿元。全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9.12亿美元,同比增长7.6%。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408.03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168.26亿元,同比增长14.2%。接待入境游客96008人次,同比增长5.5%。实现外汇收入2414.71万美元,同比增长15.9%。年末全区星级饭店28家,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单位50个。

社会事业科技事业

2014年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8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达31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3.8亿元,完成技术契约交易额41.43亿元。全区专利实施项目新增销售收入12.85亿元,同比增长44.5%。全区36项科技成果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6项、市级18项。全区专利申请总量356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999件。新建成市级科普基地1个,市级科技信息服务站4个。

教育事业

2014年末共有国小34所,在校学生42206人,国小专任教师2018人;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2346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761人;幼稚园99所,在园幼儿23255人,专任教师1641人。

文化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区属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达32万册;剧场、影剧院19个;改造升级3个街道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和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举办“我爱我家·美丽青羊”、“百姓故事会·青羊龙门阵”、“高雅音乐进社区”等各类文化惠民演出活动300余场次。开展“优秀国产影片免费观影月-公益电影进影院”工作,放映公益电影49场23部,观影人数累计达20923人。免费放映涉农公益电影264场,城区公益电影253场。

体育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体育场馆12个,运动场43个,游泳池61个,训练用房56个,全民健身路径225条。完成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6条,体育健身设施7套。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达29万人次。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开展“太极蓉城·魅力青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238次,参与人数30万人次。成功举办成都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青羊赛区9个项目的赛事,全区近万人次参与。

医疗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00个,拥有床位总数10869张。卫生技术人员1604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412人,注册护士10038人,药剂人员(不含药店)935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婴儿死亡率3.29‰。

风景名胜

青羊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故径、民族之魂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场”以及商代船棺遗址等,成为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

浣花溪公园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行政区划

青羊区辖14个街道:太升路街道、草市街街道、西御河街道、汪家拐街道、少城街道、新华西路街道、草堂路街道、府南街道、光华街道、东坡街道、金沙街道、黄田坝街道、苏坡街道、文家街道。区***驻新华西路街道江汉路222号。

地理环境位置境域

青羊区位于东经104°03’,北纬30°41’,辖区西南北三面分别与温江区、双流县、武侯区、金牛区接壤,东西面与锦江区、成华区毗邻。地形呈不规则的长条形,东西长约16公里,南北宽约8公里。全区幅员面积66平方公里。

地形

成都市位于川西北高原山地和川中丘陵之间,西部地势较高,中部和东南部是广阔的成都平原,平均海拔500米左右。

气候

成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有利于发展农业。无霜期长达300天,年降水量900-1300毫米,年平均温度15.2-16.7℃之间,年日照时数在1100-1400小时,湿度较大,通常在80%左右。

水文

成都地区属岷江、沱江水系,境内河网稠密、水利资源丰富,有大小河流40余条,水域面积700多平方千米,水资源总量为264亿立方米;总体水能资源理论储量为161.5万千瓦,其中可建500千瓦以下的水电站开发量大约80万千瓦。

土壤

青羊区土地肥沃,类型多样。在土壤中,以灰色及灰棕色潮土为主的平原冲击土占50%。低山及丘陵紫色土占20%。

区域人口人口

2014年末全区常住人口83.57万人。户籍总人口为64.05万人,比上年增加2.17万人。户籍人口中女性32.51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65%;死亡率为5.86%;自然增长率为4.79%。

民族

全区少数民族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土族、侗族、瑶族、维吾尔族、满族、鄂伦春族、傣族等。

交通运输航空

航空:距青羊区仅20分钟车程的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国内四大航空港之一,已开通国际国内航240多条,2012年客流量达3150万人次。

铁路

成渝、成昆、宝成三条铁路干线在成都交汇,以火车西站为中心的西部物流园区正在形成。成都已成为西南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公路

成渝、成绵(阳)、成乐(山)、成南(充)、成雅(安)等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辐射华北、华南、西南地区。区内成温路、光华大道、青羊大道、一环路、二环路、绕城高速,形成了区内“三纵七横”的道路交通网路,长顺街、西大街等街道的改造,通向省内外的金沙客运站使青羊区内道路四通八达。

区域经济综述

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10.99亿元,同比增长6.7%。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5亿元,同比下降21.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0.44亿元,同比增长0.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60.50亿元,同比增长8.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97066元,同比增长6.6%。产业结构调整为0.01:18.55:81.44。

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27.39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008亿元,同比下降25.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0.50亿元,同比增长3.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6.90亿元,同比增长9.3%。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达40.4%,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全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内。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6564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733人;城乡失业人员再就业5238人;困难人员再就业1476人。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1.21%、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城乡劳动力培训10285人,其中青年技能培训1599人,创业培训346人。

第一产业

2014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17万元,同比下降22.0%。其中:种植业实现产值693万元,同比下降21.0%;畜牧业实现产值24万元,同比下降42.9%。年末实际耕种面积1380亩,同比下降2.4%。大部分农产品产量继续下降:粮食产量224吨,同比下降46.1%;肉类总产量15吨,同比下降64.0%;出栏肉猪226头,同比下降48.8%。

第二产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3.90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6%。

全年3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52亿元,同比增长5.4%;利润总额9.28亿元,同比下降2.7%;利税总额12.21亿元,同比下降6.1%。总资产贡献率8.0%。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等3大行业共完成增加值13.44亿元,同比增长13.1%,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6.4%。

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2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07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利税总额6.09亿元,同比下降5.9%。园区累计完成投资2.60亿元,全年新签约工业企业9家,开工建设工业企业14家,竣工投产工业企业20家。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6.54亿元,同比下降0.5%。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519.34亿元,同比增长9.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34.3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92.19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14年实现销售(营业)额2214.98亿元,同比增长11.9%。分行业来看:批发业实现1337.86亿元,同比增长10.5%;零售业实现773.64亿元,同比增长14.1%;住宿业实现17.11亿元,同比增长0.1%;餐饮业实现86.37亿元,同比增长17.9%。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4.34亿元,同比增长12.1%。分行业来看:批发业零售额62.16亿元,同比增长24.3%;零售业零售额478.39亿元,同比增长11.2%;住宿业零售额6.83亿元,同比增长8.0%;餐饮业零售额66.96亿元,同比增长8.5%。零售业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77.9%。

全年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34个,投资总额139.6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14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236.51亿元。全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9.12亿美元,同比增长7.6%。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408.03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168.26亿元,同比增长14.2%。接待入境游客96008人次,同比增长5.5%。实现外汇收入2414.71万美元,同比增长15.9%。年末全区星级饭店28家,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单位50个。

社会事业科技事业

2014年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8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达31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3.8亿元,完成技术契约交易额41.43亿元。全区专利实施项目新增销售收入12.85亿元,同比增长44.5%。全区36项科技成果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6项、市级18项。全区专利申请总量356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999件。新建成市级科普基地1个,市级科技信息服务站4个。

教育事业

2014年末共有国小34所,在校学生42206人,国小专任教师2018人;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2346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761人;幼稚园99所,在园幼儿23255人,专任教师1641人。

文化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区属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达32万册;剧场、影剧院19个;改造升级3个街道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和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举办“我爱我家·美丽青羊”、“百姓故事会·青羊龙门阵”、“高雅音乐进社区”等各类文化惠民演出活动300余场次。开展“优秀国产影片免费观影月-公益电影进影院”工作,放映公益电影49场23部,观影人数累计达20923人。免费放映涉农公益电影264场,城区公益电影253场。

体育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体育场馆12个,运动场43个,游泳池61个,训练用房56个,全民健身路径225条。完成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6条,体育健身设施7套。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达29万人次。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开展“太极蓉城·魅力青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238次,参与人数30万人次。成功举办成都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青羊赛区9个项目的赛事,全区近万人次参与。

医疗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00个,拥有床位总数10869张。卫生技术人员1604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412人,注册护士10038人,药剂人员(不含药店)935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婴儿死亡率3.29‰。

风景名胜

青羊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故径、民族之魂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场”以及商代船棺遗址等,成为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

浣花溪公园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青羊区辖14个街道:太升路街道、草市街街道、西御河街道、汪家拐街道、少城街道、新华西路街道、草堂路街道、府南街道、光华街道、东坡街道、金沙街道、黄田坝街道、苏坡街道、文家街道。区***驻新华西路街道江汉路222号。

地理环境位置境域

青羊区位于东经104°03’,北纬30°41’,辖区西南北三面分别与温江区、双流县、武侯区、金牛区接壤,东西面与锦江区、成华区毗邻。地形呈不规则的长条形,东西长约16公里,南北宽约8公里。全区幅员面积66平方公里。

地形

成都市位于川西北高原山地和川中丘陵之间,西部地势较高,中部和东南部是广阔的成都平原,平均海拔500米左右。

气候

成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有利于发展农业。无霜期长达300天,年降水量900-1300毫米,年平均温度15.2-16.7℃之间,年日照时数在1100-1400小时,湿度较大,通常在80%左右。

水文

成都地区属岷江、沱江水系,境内河网稠密、水利资源丰富,有大小河流40余条,水域面积700多平方千米,水资源总量为264亿立方米;总体水能资源理论储量为161.5万千瓦,其中可建500千瓦以下的水电站开发量大约80万千瓦。

土壤

青羊区土地肥沃,类型多样。在土壤中,以灰色及灰棕色潮土为主的平原冲击土占50%。低山及丘陵紫色土占20%。

区域人口人口

2014年末全区常住人口83.57万人。户籍总人口为64.05万人,比上年增加2.17万人。户籍人口中女性32.51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65%;死亡率为5.86%;自然增长率为4.79%。

民族

全区少数民族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土族、侗族、瑶族、维吾尔族、满族、鄂伦春族、傣族等。

交通运输航空

航空:距青羊区仅20分钟车程的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国内四大航空港之一,已开通国际国内航240多条,2012年客流量达3150万人次。

铁路

成渝、成昆、宝成三条铁路干线在成都交汇,以火车西站为中心的西部物流园区正在形成。成都已成为西南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公路

成渝、成绵(阳)、成乐(山)、成南(充)、成雅(安)等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辐射华北、华南、西南地区。区内成温路、光华大道、青羊大道、一环路、二环路、绕城高速,形成了区内“三纵七横”的道路交通网路,长顺街、西大街等街道的改造,通向省内外的金沙客运站使青羊区内道路四通八达。

区域经济综述

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10.99亿元,同比增长6.7%。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5亿元,同比下降21.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0.44亿元,同比增长0.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60.50亿元,同比增长8.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97066元,同比增长6.6%。产业结构调整为0.01:18.55:81.44。

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27.39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008亿元,同比下降25.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0.50亿元,同比增长3.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6.90亿元,同比增长9.3%。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达40.4%,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全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内。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6564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733人;城乡失业人员再就业5238人;困难人员再就业1476人。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1.21%、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城乡劳动力培训10285人,其中青年技能培训1599人,创业培训346人。

第一产业

2014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17万元,同比下降22.0%。其中:种植业实现产值693万元,同比下降21.0%;畜牧业实现产值24万元,同比下降42.9%。年末实际耕种面积1380亩,同比下降2.4%。大部分农产品产量继续下降:粮食产量224吨,同比下降46.1%;肉类总产量15吨,同比下降64.0%;出栏肉猪226头,同比下降48.8%。

第二产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3.90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6%。

全年3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52亿元,同比增长5.4%;利润总额9.28亿元,同比下降2.7%;利税总额12.21亿元,同比下降6.1%。总资产贡献率8.0%。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等3大行业共完成增加值13.44亿元,同比增长13.1%,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6.4%。

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2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07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利税总额6.09亿元,同比下降5.9%。园区累计完成投资2.60亿元,全年新签约工业企业9家,开工建设工业企业14家,竣工投产工业企业20家。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6.54亿元,同比下降0.5%。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519.34亿元,同比增长9.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34.3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92.19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14年实现销售(营业)额2214.98亿元,同比增长11.9%。分行业来看:批发业实现1337.86亿元,同比增长10.5%;零售业实现773.64亿元,同比增长14.1%;住宿业实现17.11亿元,同比增长0.1%;餐饮业实现86.37亿元,同比增长17.9%。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4.34亿元,同比增长12.1%。分行业来看:批发业零售额62.16亿元,同比增长24.3%;零售业零售额478.39亿元,同比增长11.2%;住宿业零售额6.83亿元,同比增长8.0%;餐饮业零售额66.96亿元,同比增长8.5%。零售业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77.9%。

全年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34个,投资总额139.6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14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236.51亿元。全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9.12亿美元,同比增长7.6%。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408.03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168.26亿元,同比增长14.2%。接待入境游客96008人次,同比增长5.5%。实现外汇收入2414.71万美元,同比增长15.9%。年末全区星级饭店28家,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单位50个。

社会事业科技事业

2014年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8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达31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3.8亿元,完成技术契约交易额41.43亿元。全区专利实施项目新增销售收入12.85亿元,同比增长44.5%。全区36项科技成果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6项、市级18项。全区专利申请总量356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999件。新建成市级科普基地1个,市级科技信息服务站4个。

教育事业

2014年末共有国小34所,在校学生42206人,国小专任教师2018人;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2346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761人;幼稚园99所,在园幼儿23255人,专任教师1641人。

文化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区属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达32万册;剧场、影剧院19个;改造升级3个街道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和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举办“我爱我家·美丽青羊”、“百姓故事会·青羊龙门阵”、“高雅音乐进社区”等各类文化惠民演出活动300余场次。开展“优秀国产影片免费观影月-公益电影进影院”工作,放映公益电影49场23部,观影人数累计达20923人。免费放映涉农公益电影264场,城区公益电影253场。

体育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体育场馆12个,运动场43个,游泳池61个,训练用房56个,全民健身路径225条。完成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6条,体育健身设施7套。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达29万人次。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开展“太极蓉城·魅力青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238次,参与人数30万人次。成功举办成都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青羊赛区9个项目的赛事,全区近万人次参与。

医疗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00个,拥有床位总数10869张。卫生技术人员1604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412人,注册护士10038人,药剂人员(不含药店)935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婴儿死亡率3.29‰。

风景名胜

青羊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故径、民族之魂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场”以及商代船棺遗址等,成为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

浣花溪公园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地理环境位置境域

青羊区位于东经104°03’,北纬30°41’,辖区西南北三面分别与温江区、双流县、武侯区、金牛区接壤,东西面与锦江区、成华区毗邻。地形呈不规则的长条形,东西长约16公里,南北宽约8公里。全区幅员面积66平方公里。

地形

成都市位于川西北高原山地和川中丘陵之间,西部地势较高,中部和东南部是广阔的成都平原,平均海拔500米左右。

气候

成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有利于发展农业。无霜期长达300天,年降水量900-1300毫米,年平均温度15.2-16.7℃之间,年日照时数在1100-1400小时,湿度较大,通常在80%左右。

水文

成都地区属岷江、沱江水系,境内河网稠密、水利资源丰富,有大小河流40余条,水域面积700多平方千米,水资源总量为264亿立方米;总体水能资源理论储量为161.5万千瓦,其中可建500千瓦以下的水电站开发量大约80万千瓦。

土壤

青羊区土地肥沃,类型多样。在土壤中,以灰色及灰棕色潮土为主的平原冲击土占50%。低山及丘陵紫色土占20%。

区域人口人口

2014年末全区常住人口83.57万人。户籍总人口为64.05万人,比上年增加2.17万人。户籍人口中女性32.51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65%;死亡率为5.86%;自然增长率为4.79%。

民族

全区少数民族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土族、侗族、瑶族、维吾尔族、满族、鄂伦春族、傣族等。

交通运输航空

航空:距青羊区仅20分钟车程的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国内四大航空港之一,已开通国际国内航240多条,2012年客流量达3150万人次。

铁路

成渝、成昆、宝成三条铁路干线在成都交汇,以火车西站为中心的西部物流园区正在形成。成都已成为西南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公路

成渝、成绵(阳)、成乐(山)、成南(充)、成雅(安)等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辐射华北、华南、西南地区。区内成温路、光华大道、青羊大道、一环路、二环路、绕城高速,形成了区内“三纵七横”的道路交通网路,长顺街、西大街等街道的改造,通向省内外的金沙客运站使青羊区内道路四通八达。

区域经济综述

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10.99亿元,同比增长6.7%。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5亿元,同比下降21.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0.44亿元,同比增长0.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60.50亿元,同比增长8.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97066元,同比增长6.6%。产业结构调整为0.01:18.55:81.44。

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27.39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008亿元,同比下降25.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0.50亿元,同比增长3.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6.90亿元,同比增长9.3%。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达40.4%,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全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内。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6564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733人;城乡失业人员再就业5238人;困难人员再就业1476人。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1.21%、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城乡劳动力培训10285人,其中青年技能培训1599人,创业培训346人。

第一产业

2014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17万元,同比下降22.0%。其中:种植业实现产值693万元,同比下降21.0%;畜牧业实现产值24万元,同比下降42.9%。年末实际耕种面积1380亩,同比下降2.4%。大部分农产品产量继续下降:粮食产量224吨,同比下降46.1%;肉类总产量15吨,同比下降64.0%;出栏肉猪226头,同比下降48.8%。

第二产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3.90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6%。

全年3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52亿元,同比增长5.4%;利润总额9.28亿元,同比下降2.7%;利税总额12.21亿元,同比下降6.1%。总资产贡献率8.0%。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等3大行业共完成增加值13.44亿元,同比增长13.1%,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6.4%。

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2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07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利税总额6.09亿元,同比下降5.9%。园区累计完成投资2.60亿元,全年新签约工业企业9家,开工建设工业企业14家,竣工投产工业企业20家。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6.54亿元,同比下降0.5%。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519.34亿元,同比增长9.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34.3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92.19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14年实现销售(营业)额2214.98亿元,同比增长11.9%。分行业来看:批发业实现1337.86亿元,同比增长10.5%;零售业实现773.64亿元,同比增长14.1%;住宿业实现17.11亿元,同比增长0.1%;餐饮业实现86.37亿元,同比增长17.9%。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4.34亿元,同比增长12.1%。分行业来看:批发业零售额62.16亿元,同比增长24.3%;零售业零售额478.39亿元,同比增长11.2%;住宿业零售额6.83亿元,同比增长8.0%;餐饮业零售额66.96亿元,同比增长8.5%。零售业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77.9%。

全年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34个,投资总额139.6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14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236.51亿元。全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9.12亿美元,同比增长7.6%。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408.03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168.26亿元,同比增长14.2%。接待入境游客96008人次,同比增长5.5%。实现外汇收入2414.71万美元,同比增长15.9%。年末全区星级饭店28家,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单位50个。

社会事业科技事业

2014年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8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达31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3.8亿元,完成技术契约交易额41.43亿元。全区专利实施项目新增销售收入12.85亿元,同比增长44.5%。全区36项科技成果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6项、市级18项。全区专利申请总量356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999件。新建成市级科普基地1个,市级科技信息服务站4个。

教育事业

2014年末共有国小34所,在校学生42206人,国小专任教师2018人;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2346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761人;幼稚园99所,在园幼儿23255人,专任教师1641人。

文化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区属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达32万册;剧场、影剧院19个;改造升级3个街道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和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举办“我爱我家·美丽青羊”、“百姓故事会·青羊龙门阵”、“高雅音乐进社区”等各类文化惠民演出活动300余场次。开展“优秀国产影片免费观影月-公益电影进影院”工作,放映公益电影49场23部,观影人数累计达20923人。免费放映涉农公益电影264场,城区公益电影253场。

体育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体育场馆12个,运动场43个,游泳池61个,训练用房56个,全民健身路径225条。完成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6条,体育健身设施7套。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达29万人次。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开展“太极蓉城·魅力青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238次,参与人数30万人次。成功举办成都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青羊赛区9个项目的赛事,全区近万人次参与。

医疗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00个,拥有床位总数10869张。卫生技术人员1604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412人,注册护士10038人,药剂人员(不含药店)935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婴儿死亡率3.29‰。

风景名胜

青羊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故径、民族之魂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场”以及商代船棺遗址等,成为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

浣花溪公园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青羊区位于东经104°03’,北纬30°41’,辖区西南北三面分别与温江区、双流县、武侯区、金牛区接壤,东西面与锦江区、成华区毗邻。地形呈不规则的长条形,东西长约16公里,南北宽约8公里。全区幅员面积66平方公里。

地形

成都市位于川西北高原山地和川中丘陵之间,西部地势较高,中部和东南部是广阔的成都平原,平均海拔500米左右。

气候

成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有利于发展农业。无霜期长达300天,年降水量900-1300毫米,年平均温度15.2-16.7℃之间,年日照时数在1100-1400小时,湿度较大,通常在80%左右。

水文

成都地区属岷江、沱江水系,境内河网稠密、水利资源丰富,有大小河流40余条,水域面积700多平方千米,水资源总量为264亿立方米;总体水能资源理论储量为161.5万千瓦,其中可建500千瓦以下的水电站开发量大约80万千瓦。

土壤

青羊区土地肥沃,类型多样。在土壤中,以灰色及灰棕色潮土为主的平原冲击土占50%。低山及丘陵紫色土占20%。

区域人口人口

2014年末全区常住人口83.57万人。户籍总人口为64.05万人,比上年增加2.17万人。户籍人口中女性32.51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65%;死亡率为5.86%;自然增长率为4.79%。

民族

全区少数民族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土族、侗族、瑶族、维吾尔族、满族、鄂伦春族、傣族等。

交通运输航空

航空:距青羊区仅20分钟车程的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国内四大航空港之一,已开通国际国内航240多条,2012年客流量达3150万人次。

铁路

成渝、成昆、宝成三条铁路干线在成都交汇,以火车西站为中心的西部物流园区正在形成。成都已成为西南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公路

成渝、成绵(阳)、成乐(山)、成南(充)、成雅(安)等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辐射华北、华南、西南地区。区内成温路、光华大道、青羊大道、一环路、二环路、绕城高速,形成了区内“三纵七横”的道路交通网路,长顺街、西大街等街道的改造,通向省内外的金沙客运站使青羊区内道路四通八达。

区域经济综述

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10.99亿元,同比增长6.7%。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5亿元,同比下降21.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0.44亿元,同比增长0.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60.50亿元,同比增长8.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97066元,同比增长6.6%。产业结构调整为0.01:18.55:81.44。

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27.39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008亿元,同比下降25.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0.50亿元,同比增长3.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6.90亿元,同比增长9.3%。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达40.4%,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全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内。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6564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733人;城乡失业人员再就业5238人;困难人员再就业1476人。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1.21%、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城乡劳动力培训10285人,其中青年技能培训1599人,创业培训346人。

第一产业

2014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17万元,同比下降22.0%。其中:种植业实现产值693万元,同比下降21.0%;畜牧业实现产值24万元,同比下降42.9%。年末实际耕种面积1380亩,同比下降2.4%。大部分农产品产量继续下降:粮食产量224吨,同比下降46.1%;肉类总产量15吨,同比下降64.0%;出栏肉猪226头,同比下降48.8%。

第二产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3.90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6%。

全年3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52亿元,同比增长5.4%;利润总额9.28亿元,同比下降2.7%;利税总额12.21亿元,同比下降6.1%。总资产贡献率8.0%。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等3大行业共完成增加值13.44亿元,同比增长13.1%,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6.4%。

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2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07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利税总额6.09亿元,同比下降5.9%。园区累计完成投资2.60亿元,全年新签约工业企业9家,开工建设工业企业14家,竣工投产工业企业20家。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6.54亿元,同比下降0.5%。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519.34亿元,同比增长9.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34.3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92.19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14年实现销售(营业)额2214.98亿元,同比增长11.9%。分行业来看:批发业实现1337.86亿元,同比增长10.5%;零售业实现773.64亿元,同比增长14.1%;住宿业实现17.11亿元,同比增长0.1%;餐饮业实现86.37亿元,同比增长17.9%。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4.34亿元,同比增长12.1%。分行业来看:批发业零售额62.16亿元,同比增长24.3%;零售业零售额478.39亿元,同比增长11.2%;住宿业零售额6.83亿元,同比增长8.0%;餐饮业零售额66.96亿元,同比增长8.5%。零售业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77.9%。

全年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34个,投资总额139.6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14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236.51亿元。全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9.12亿美元,同比增长7.6%。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408.03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168.26亿元,同比增长14.2%。接待入境游客96008人次,同比增长5.5%。实现外汇收入2414.71万美元,同比增长15.9%。年末全区星级饭店28家,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单位50个。

社会事业科技事业

2014年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8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达31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3.8亿元,完成技术契约交易额41.43亿元。全区专利实施项目新增销售收入12.85亿元,同比增长44.5%。全区36项科技成果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6项、市级18项。全区专利申请总量356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999件。新建成市级科普基地1个,市级科技信息服务站4个。

教育事业

2014年末共有国小34所,在校学生42206人,国小专任教师2018人;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2346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761人;幼稚园99所,在园幼儿23255人,专任教师1641人。

文化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区属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达32万册;剧场、影剧院19个;改造升级3个街道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和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举办“我爱我家·美丽青羊”、“百姓故事会·青羊龙门阵”、“高雅音乐进社区”等各类文化惠民演出活动300余场次。开展“优秀国产影片免费观影月-公益电影进影院”工作,放映公益电影49场23部,观影人数累计达20923人。免费放映涉农公益电影264场,城区公益电影253场。

体育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体育场馆12个,运动场43个,游泳池61个,训练用房56个,全民健身路径225条。完成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6条,体育健身设施7套。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达29万人次。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开展“太极蓉城·魅力青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238次,参与人数30万人次。成功举办成都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青羊赛区9个项目的赛事,全区近万人次参与。

医疗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00个,拥有床位总数10869张。卫生技术人员1604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412人,注册护士10038人,药剂人员(不含药店)935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婴儿死亡率3.29‰。

风景名胜

青羊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故径、民族之魂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场”以及商代船棺遗址等,成为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

浣花溪公园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地形

成都市位于川西北高原山地和川中丘陵之间,西部地势较高,中部和东南部是广阔的成都平原,平均海拔500米左右。

气候

成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有利于发展农业。无霜期长达300天,年降水量900-1300毫米,年平均温度15.2-16.7℃之间,年日照时数在1100-1400小时,湿度较大,通常在80%左右。

水文

成都地区属岷江、沱江水系,境内河网稠密、水利资源丰富,有大小河流40余条,水域面积700多平方千米,水资源总量为264亿立方米;总体水能资源理论储量为161.5万千瓦,其中可建500千瓦以下的水电站开发量大约80万千瓦。

土壤

青羊区土地肥沃,类型多样。在土壤中,以灰色及灰棕色潮土为主的平原冲击土占50%。低山及丘陵紫色土占20%。

区域人口人口

2014年末全区常住人口83.57万人。户籍总人口为64.05万人,比上年增加2.17万人。户籍人口中女性32.51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65%;死亡率为5.86%;自然增长率为4.79%。

民族

全区少数民族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土族、侗族、瑶族、维吾尔族、满族、鄂伦春族、傣族等。

交通运输航空

航空:距青羊区仅20分钟车程的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国内四大航空港之一,已开通国际国内航240多条,2012年客流量达3150万人次。

铁路

成渝、成昆、宝成三条铁路干线在成都交汇,以火车西站为中心的西部物流园区正在形成。成都已成为西南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公路

成渝、成绵(阳)、成乐(山)、成南(充)、成雅(安)等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辐射华北、华南、西南地区。区内成温路、光华大道、青羊大道、一环路、二环路、绕城高速,形成了区内“三纵七横”的道路交通网路,长顺街、西大街等街道的改造,通向省内外的金沙客运站使青羊区内道路四通八达。

区域经济综述

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10.99亿元,同比增长6.7%。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5亿元,同比下降21.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0.44亿元,同比增长0.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60.50亿元,同比增长8.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97066元,同比增长6.6%。产业结构调整为0.01:18.55:81.44。

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27.39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008亿元,同比下降25.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0.50亿元,同比增长3.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6.90亿元,同比增长9.3%。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达40.4%,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全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内。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6564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733人;城乡失业人员再就业5238人;困难人员再就业1476人。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1.21%、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城乡劳动力培训10285人,其中青年技能培训1599人,创业培训346人。

第一产业

2014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17万元,同比下降22.0%。其中:种植业实现产值693万元,同比下降21.0%;畜牧业实现产值24万元,同比下降42.9%。年末实际耕种面积1380亩,同比下降2.4%。大部分农产品产量继续下降:粮食产量224吨,同比下降46.1%;肉类总产量15吨,同比下降64.0%;出栏肉猪226头,同比下降48.8%。

第二产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3.90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6%。

全年3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52亿元,同比增长5.4%;利润总额9.28亿元,同比下降2.7%;利税总额12.21亿元,同比下降6.1%。总资产贡献率8.0%。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等3大行业共完成增加值13.44亿元,同比增长13.1%,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6.4%。

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2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07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利税总额6.09亿元,同比下降5.9%。园区累计完成投资2.60亿元,全年新签约工业企业9家,开工建设工业企业14家,竣工投产工业企业20家。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6.54亿元,同比下降0.5%。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519.34亿元,同比增长9.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34.3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92.19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14年实现销售(营业)额2214.98亿元,同比增长11.9%。分行业来看:批发业实现1337.86亿元,同比增长10.5%;零售业实现773.64亿元,同比增长14.1%;住宿业实现17.11亿元,同比增长0.1%;餐饮业实现86.37亿元,同比增长17.9%。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4.34亿元,同比增长12.1%。分行业来看:批发业零售额62.16亿元,同比增长24.3%;零售业零售额478.39亿元,同比增长11.2%;住宿业零售额6.83亿元,同比增长8.0%;餐饮业零售额66.96亿元,同比增长8.5%。零售业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77.9%。

全年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34个,投资总额139.6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14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236.51亿元。全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9.12亿美元,同比增长7.6%。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408.03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168.26亿元,同比增长14.2%。接待入境游客96008人次,同比增长5.5%。实现外汇收入2414.71万美元,同比增长15.9%。年末全区星级饭店28家,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单位50个。

社会事业科技事业

2014年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8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达31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3.8亿元,完成技术契约交易额41.43亿元。全区专利实施项目新增销售收入12.85亿元,同比增长44.5%。全区36项科技成果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6项、市级18项。全区专利申请总量356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999件。新建成市级科普基地1个,市级科技信息服务站4个。

教育事业

2014年末共有国小34所,在校学生42206人,国小专任教师2018人;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2346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761人;幼稚园99所,在园幼儿23255人,专任教师1641人。

文化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区属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达32万册;剧场、影剧院19个;改造升级3个街道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和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举办“我爱我家·美丽青羊”、“百姓故事会·青羊龙门阵”、“高雅音乐进社区”等各类文化惠民演出活动300余场次。开展“优秀国产影片免费观影月-公益电影进影院”工作,放映公益电影49场23部,观影人数累计达20923人。免费放映涉农公益电影264场,城区公益电影253场。

体育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体育场馆12个,运动场43个,游泳池61个,训练用房56个,全民健身路径225条。完成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6条,体育健身设施7套。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达29万人次。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开展“太极蓉城·魅力青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238次,参与人数30万人次。成功举办成都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青羊赛区9个项目的赛事,全区近万人次参与。

医疗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00个,拥有床位总数10869张。卫生技术人员1604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412人,注册护士10038人,药剂人员(不含药店)935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婴儿死亡率3.29‰。

风景名胜

青羊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故径、民族之魂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场”以及商代船棺遗址等,成为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

浣花溪公园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成都市位于川西北高原山地和川中丘陵之间,西部地势较高,中部和东南部是广阔的成都平原,平均海拔500米左右。

气候

成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有利于发展农业。无霜期长达300天,年降水量900-1300毫米,年平均温度15.2-16.7℃之间,年日照时数在1100-1400小时,湿度较大,通常在80%左右。

水文

成都地区属岷江、沱江水系,境内河网稠密、水利资源丰富,有大小河流40余条,水域面积700多平方千米,水资源总量为264亿立方米;总体水能资源理论储量为161.5万千瓦,其中可建500千瓦以下的水电站开发量大约80万千瓦。

土壤

青羊区土地肥沃,类型多样。在土壤中,以灰色及灰棕色潮土为主的平原冲击土占50%。低山及丘陵紫色土占20%。

区域人口人口

2014年末全区常住人口83.57万人。户籍总人口为64.05万人,比上年增加2.17万人。户籍人口中女性32.51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65%;死亡率为5.86%;自然增长率为4.79%。

民族

全区少数民族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土族、侗族、瑶族、维吾尔族、满族、鄂伦春族、傣族等。

交通运输航空

航空:距青羊区仅20分钟车程的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国内四大航空港之一,已开通国际国内航240多条,2012年客流量达3150万人次。

铁路

成渝、成昆、宝成三条铁路干线在成都交汇,以火车西站为中心的西部物流园区正在形成。成都已成为西南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公路

成渝、成绵(阳)、成乐(山)、成南(充)、成雅(安)等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辐射华北、华南、西南地区。区内成温路、光华大道、青羊大道、一环路、二环路、绕城高速,形成了区内“三纵七横”的道路交通网路,长顺街、西大街等街道的改造,通向省内外的金沙客运站使青羊区内道路四通八达。

区域经济综述

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10.99亿元,同比增长6.7%。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5亿元,同比下降21.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0.44亿元,同比增长0.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60.50亿元,同比增长8.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97066元,同比增长6.6%。产业结构调整为0.01:18.55:81.44。

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27.39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008亿元,同比下降25.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0.50亿元,同比增长3.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6.90亿元,同比增长9.3%。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达40.4%,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全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内。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6564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733人;城乡失业人员再就业5238人;困难人员再就业1476人。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1.21%、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城乡劳动力培训10285人,其中青年技能培训1599人,创业培训346人。

第一产业

2014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17万元,同比下降22.0%。其中:种植业实现产值693万元,同比下降21.0%;畜牧业实现产值24万元,同比下降42.9%。年末实际耕种面积1380亩,同比下降2.4%。大部分农产品产量继续下降:粮食产量224吨,同比下降46.1%;肉类总产量15吨,同比下降64.0%;出栏肉猪226头,同比下降48.8%。

第二产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3.90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6%。

全年3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52亿元,同比增长5.4%;利润总额9.28亿元,同比下降2.7%;利税总额12.21亿元,同比下降6.1%。总资产贡献率8.0%。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等3大行业共完成增加值13.44亿元,同比增长13.1%,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6.4%。

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2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07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利税总额6.09亿元,同比下降5.9%。园区累计完成投资2.60亿元,全年新签约工业企业9家,开工建设工业企业14家,竣工投产工业企业20家。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6.54亿元,同比下降0.5%。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519.34亿元,同比增长9.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34.3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92.19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14年实现销售(营业)额2214.98亿元,同比增长11.9%。分行业来看:批发业实现1337.86亿元,同比增长10.5%;零售业实现773.64亿元,同比增长14.1%;住宿业实现17.11亿元,同比增长0.1%;餐饮业实现86.37亿元,同比增长17.9%。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4.34亿元,同比增长12.1%。分行业来看:批发业零售额62.16亿元,同比增长24.3%;零售业零售额478.39亿元,同比增长11.2%;住宿业零售额6.83亿元,同比增长8.0%;餐饮业零售额66.96亿元,同比增长8.5%。零售业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77.9%。

全年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34个,投资总额139.6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14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236.51亿元。全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9.12亿美元,同比增长7.6%。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408.03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168.26亿元,同比增长14.2%。接待入境游客96008人次,同比增长5.5%。实现外汇收入2414.71万美元,同比增长15.9%。年末全区星级饭店28家,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单位50个。

社会事业科技事业

2014年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8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达31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3.8亿元,完成技术契约交易额41.43亿元。全区专利实施项目新增销售收入12.85亿元,同比增长44.5%。全区36项科技成果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6项、市级18项。全区专利申请总量356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999件。新建成市级科普基地1个,市级科技信息服务站4个。

教育事业

2014年末共有国小34所,在校学生42206人,国小专任教师2018人;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2346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761人;幼稚园99所,在园幼儿23255人,专任教师1641人。

文化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区属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达32万册;剧场、影剧院19个;改造升级3个街道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和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举办“我爱我家·美丽青羊”、“百姓故事会·青羊龙门阵”、“高雅音乐进社区”等各类文化惠民演出活动300余场次。开展“优秀国产影片免费观影月-公益电影进影院”工作,放映公益电影49场23部,观影人数累计达20923人。免费放映涉农公益电影264场,城区公益电影253场。

体育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体育场馆12个,运动场43个,游泳池61个,训练用房56个,全民健身路径225条。完成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6条,体育健身设施7套。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达29万人次。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开展“太极蓉城·魅力青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238次,参与人数30万人次。成功举办成都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青羊赛区9个项目的赛事,全区近万人次参与。

医疗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00个,拥有床位总数10869张。卫生技术人员1604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412人,注册护士10038人,药剂人员(不含药店)935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婴儿死亡率3.29‰。

风景名胜

青羊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故径、民族之魂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场”以及商代船棺遗址等,成为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

浣花溪公园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气候

成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有利于发展农业。无霜期长达300天,年降水量900-1300毫米,年平均温度15.2-16.7℃之间,年日照时数在1100-1400小时,湿度较大,通常在80%左右。

水文

成都地区属岷江、沱江水系,境内河网稠密、水利资源丰富,有大小河流40余条,水域面积700多平方千米,水资源总量为264亿立方米;总体水能资源理论储量为161.5万千瓦,其中可建500千瓦以下的水电站开发量大约80万千瓦。

土壤

青羊区土地肥沃,类型多样。在土壤中,以灰色及灰棕色潮土为主的平原冲击土占50%。低山及丘陵紫色土占20%。

区域人口人口

2014年末全区常住人口83.57万人。户籍总人口为64.05万人,比上年增加2.17万人。户籍人口中女性32.51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65%;死亡率为5.86%;自然增长率为4.79%。

民族

全区少数民族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土族、侗族、瑶族、维吾尔族、满族、鄂伦春族、傣族等。

交通运输航空

航空:距青羊区仅20分钟车程的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国内四大航空港之一,已开通国际国内航240多条,2012年客流量达3150万人次。

铁路

成渝、成昆、宝成三条铁路干线在成都交汇,以火车西站为中心的西部物流园区正在形成。成都已成为西南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公路

成渝、成绵(阳)、成乐(山)、成南(充)、成雅(安)等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辐射华北、华南、西南地区。区内成温路、光华大道、青羊大道、一环路、二环路、绕城高速,形成了区内“三纵七横”的道路交通网路,长顺街、西大街等街道的改造,通向省内外的金沙客运站使青羊区内道路四通八达。

区域经济综述

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10.99亿元,同比增长6.7%。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5亿元,同比下降21.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0.44亿元,同比增长0.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60.50亿元,同比增长8.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97066元,同比增长6.6%。产业结构调整为0.01:18.55:81.44。

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27.39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008亿元,同比下降25.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0.50亿元,同比增长3.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6.90亿元,同比增长9.3%。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达40.4%,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全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内。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6564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733人;城乡失业人员再就业5238人;困难人员再就业1476人。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1.21%、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城乡劳动力培训10285人,其中青年技能培训1599人,创业培训346人。

第一产业

2014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17万元,同比下降22.0%。其中:种植业实现产值693万元,同比下降21.0%;畜牧业实现产值24万元,同比下降42.9%。年末实际耕种面积1380亩,同比下降2.4%。大部分农产品产量继续下降:粮食产量224吨,同比下降46.1%;肉类总产量15吨,同比下降64.0%;出栏肉猪226头,同比下降48.8%。

第二产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3.90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6%。

全年3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52亿元,同比增长5.4%;利润总额9.28亿元,同比下降2.7%;利税总额12.21亿元,同比下降6.1%。总资产贡献率8.0%。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等3大行业共完成增加值13.44亿元,同比增长13.1%,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6.4%。

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2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07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利税总额6.09亿元,同比下降5.9%。园区累计完成投资2.60亿元,全年新签约工业企业9家,开工建设工业企业14家,竣工投产工业企业20家。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6.54亿元,同比下降0.5%。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519.34亿元,同比增长9.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34.3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92.19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14年实现销售(营业)额2214.98亿元,同比增长11.9%。分行业来看:批发业实现1337.86亿元,同比增长10.5%;零售业实现773.64亿元,同比增长14.1%;住宿业实现17.11亿元,同比增长0.1%;餐饮业实现86.37亿元,同比增长17.9%。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4.34亿元,同比增长12.1%。分行业来看:批发业零售额62.16亿元,同比增长24.3%;零售业零售额478.39亿元,同比增长11.2%;住宿业零售额6.83亿元,同比增长8.0%;餐饮业零售额66.96亿元,同比增长8.5%。零售业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77.9%。

全年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34个,投资总额139.6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14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236.51亿元。全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9.12亿美元,同比增长7.6%。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408.03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168.26亿元,同比增长14.2%。接待入境游客96008人次,同比增长5.5%。实现外汇收入2414.71万美元,同比增长15.9%。年末全区星级饭店28家,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单位50个。

社会事业科技事业

2014年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8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达31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3.8亿元,完成技术契约交易额41.43亿元。全区专利实施项目新增销售收入12.85亿元,同比增长44.5%。全区36项科技成果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6项、市级18项。全区专利申请总量356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999件。新建成市级科普基地1个,市级科技信息服务站4个。

教育事业

2014年末共有国小34所,在校学生42206人,国小专任教师2018人;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2346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761人;幼稚园99所,在园幼儿23255人,专任教师1641人。

文化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区属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达32万册;剧场、影剧院19个;改造升级3个街道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和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举办“我爱我家·美丽青羊”、“百姓故事会·青羊龙门阵”、“高雅音乐进社区”等各类文化惠民演出活动300余场次。开展“优秀国产影片免费观影月-公益电影进影院”工作,放映公益电影49场23部,观影人数累计达20923人。免费放映涉农公益电影264场,城区公益电影253场。

体育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体育场馆12个,运动场43个,游泳池61个,训练用房56个,全民健身路径225条。完成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6条,体育健身设施7套。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达29万人次。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开展“太极蓉城·魅力青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238次,参与人数30万人次。成功举办成都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青羊赛区9个项目的赛事,全区近万人次参与。

医疗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00个,拥有床位总数10869张。卫生技术人员1604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412人,注册护士10038人,药剂人员(不含药店)935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婴儿死亡率3.29‰。

风景名胜

青羊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故径、民族之魂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场”以及商代船棺遗址等,成为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

浣花溪公园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成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有利于发展农业。无霜期长达300天,年降水量900-1300毫米,年平均温度15.2-16.7℃之间,年日照时数在1100-1400小时,湿度较大,通常在80%左右。

水文

成都地区属岷江、沱江水系,境内河网稠密、水利资源丰富,有大小河流40余条,水域面积700多平方千米,水资源总量为264亿立方米;总体水能资源理论储量为161.5万千瓦,其中可建500千瓦以下的水电站开发量大约80万千瓦。

土壤

青羊区土地肥沃,类型多样。在土壤中,以灰色及灰棕色潮土为主的平原冲击土占50%。低山及丘陵紫色土占20%。

区域人口人口

2014年末全区常住人口83.57万人。户籍总人口为64.05万人,比上年增加2.17万人。户籍人口中女性32.51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65%;死亡率为5.86%;自然增长率为4.79%。

民族

全区少数民族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土族、侗族、瑶族、维吾尔族、满族、鄂伦春族、傣族等。

交通运输航空

航空:距青羊区仅20分钟车程的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国内四大航空港之一,已开通国际国内航240多条,2012年客流量达3150万人次。

铁路

成渝、成昆、宝成三条铁路干线在成都交汇,以火车西站为中心的西部物流园区正在形成。成都已成为西南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公路

成渝、成绵(阳)、成乐(山)、成南(充)、成雅(安)等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辐射华北、华南、西南地区。区内成温路、光华大道、青羊大道、一环路、二环路、绕城高速,形成了区内“三纵七横”的道路交通网路,长顺街、西大街等街道的改造,通向省内外的金沙客运站使青羊区内道路四通八达。

区域经济综述

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10.99亿元,同比增长6.7%。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5亿元,同比下降21.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0.44亿元,同比增长0.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60.50亿元,同比增长8.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97066元,同比增长6.6%。产业结构调整为0.01:18.55:81.44。

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27.39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008亿元,同比下降25.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0.50亿元,同比增长3.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6.90亿元,同比增长9.3%。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达40.4%,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全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内。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6564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733人;城乡失业人员再就业5238人;困难人员再就业1476人。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1.21%、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城乡劳动力培训10285人,其中青年技能培训1599人,创业培训346人。

第一产业

2014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17万元,同比下降22.0%。其中:种植业实现产值693万元,同比下降21.0%;畜牧业实现产值24万元,同比下降42.9%。年末实际耕种面积1380亩,同比下降2.4%。大部分农产品产量继续下降:粮食产量224吨,同比下降46.1%;肉类总产量15吨,同比下降64.0%;出栏肉猪226头,同比下降48.8%。

第二产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3.90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6%。

全年3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52亿元,同比增长5.4%;利润总额9.28亿元,同比下降2.7%;利税总额12.21亿元,同比下降6.1%。总资产贡献率8.0%。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等3大行业共完成增加值13.44亿元,同比增长13.1%,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6.4%。

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2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07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利税总额6.09亿元,同比下降5.9%。园区累计完成投资2.60亿元,全年新签约工业企业9家,开工建设工业企业14家,竣工投产工业企业20家。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6.54亿元,同比下降0.5%。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519.34亿元,同比增长9.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34.3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92.19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14年实现销售(营业)额2214.98亿元,同比增长11.9%。分行业来看:批发业实现1337.86亿元,同比增长10.5%;零售业实现773.64亿元,同比增长14.1%;住宿业实现17.11亿元,同比增长0.1%;餐饮业实现86.37亿元,同比增长17.9%。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4.34亿元,同比增长12.1%。分行业来看:批发业零售额62.16亿元,同比增长24.3%;零售业零售额478.39亿元,同比增长11.2%;住宿业零售额6.83亿元,同比增长8.0%;餐饮业零售额66.96亿元,同比增长8.5%。零售业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77.9%。

全年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34个,投资总额139.6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14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236.51亿元。全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9.12亿美元,同比增长7.6%。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408.03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168.26亿元,同比增长14.2%。接待入境游客96008人次,同比增长5.5%。实现外汇收入2414.71万美元,同比增长15.9%。年末全区星级饭店28家,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单位50个。

社会事业科技事业

2014年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8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达31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3.8亿元,完成技术契约交易额41.43亿元。全区专利实施项目新增销售收入12.85亿元,同比增长44.5%。全区36项科技成果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6项、市级18项。全区专利申请总量356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999件。新建成市级科普基地1个,市级科技信息服务站4个。

教育事业

2014年末共有国小34所,在校学生42206人,国小专任教师2018人;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2346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761人;幼稚园99所,在园幼儿23255人,专任教师1641人。

文化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区属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达32万册;剧场、影剧院19个;改造升级3个街道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和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举办“我爱我家·美丽青羊”、“百姓故事会·青羊龙门阵”、“高雅音乐进社区”等各类文化惠民演出活动300余场次。开展“优秀国产影片免费观影月-公益电影进影院”工作,放映公益电影49场23部,观影人数累计达20923人。免费放映涉农公益电影264场,城区公益电影253场。

体育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体育场馆12个,运动场43个,游泳池61个,训练用房56个,全民健身路径225条。完成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6条,体育健身设施7套。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达29万人次。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开展“太极蓉城·魅力青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238次,参与人数30万人次。成功举办成都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青羊赛区9个项目的赛事,全区近万人次参与。

医疗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00个,拥有床位总数10869张。卫生技术人员1604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412人,注册护士10038人,药剂人员(不含药店)935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婴儿死亡率3.29‰。

风景名胜

青羊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故径、民族之魂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场”以及商代船棺遗址等,成为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

浣花溪公园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水文

成都地区属岷江、沱江水系,境内河网稠密、水利资源丰富,有大小河流40余条,水域面积700多平方千米,水资源总量为264亿立方米;总体水能资源理论储量为161.5万千瓦,其中可建500千瓦以下的水电站开发量大约80万千瓦。

土壤

青羊区土地肥沃,类型多样。在土壤中,以灰色及灰棕色潮土为主的平原冲击土占50%。低山及丘陵紫色土占20%。

区域人口人口

2014年末全区常住人口83.57万人。户籍总人口为64.05万人,比上年增加2.17万人。户籍人口中女性32.51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65%;死亡率为5.86%;自然增长率为4.79%。

民族

全区少数民族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土族、侗族、瑶族、维吾尔族、满族、鄂伦春族、傣族等。

交通运输航空

航空:距青羊区仅20分钟车程的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国内四大航空港之一,已开通国际国内航240多条,2012年客流量达3150万人次。

铁路

成渝、成昆、宝成三条铁路干线在成都交汇,以火车西站为中心的西部物流园区正在形成。成都已成为西南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公路

成渝、成绵(阳)、成乐(山)、成南(充)、成雅(安)等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辐射华北、华南、西南地区。区内成温路、光华大道、青羊大道、一环路、二环路、绕城高速,形成了区内“三纵七横”的道路交通网路,长顺街、西大街等街道的改造,通向省内外的金沙客运站使青羊区内道路四通八达。

区域经济综述

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10.99亿元,同比增长6.7%。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5亿元,同比下降21.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0.44亿元,同比增长0.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60.50亿元,同比增长8.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97066元,同比增长6.6%。产业结构调整为0.01:18.55:81.44。

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27.39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008亿元,同比下降25.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0.50亿元,同比增长3.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6.90亿元,同比增长9.3%。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达40.4%,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全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内。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6564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733人;城乡失业人员再就业5238人;困难人员再就业1476人。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1.21%、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城乡劳动力培训10285人,其中青年技能培训1599人,创业培训346人。

第一产业

2014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17万元,同比下降22.0%。其中:种植业实现产值693万元,同比下降21.0%;畜牧业实现产值24万元,同比下降42.9%。年末实际耕种面积1380亩,同比下降2.4%。大部分农产品产量继续下降:粮食产量224吨,同比下降46.1%;肉类总产量15吨,同比下降64.0%;出栏肉猪226头,同比下降48.8%。

第二产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3.90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6%。

全年3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52亿元,同比增长5.4%;利润总额9.28亿元,同比下降2.7%;利税总额12.21亿元,同比下降6.1%。总资产贡献率8.0%。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等3大行业共完成增加值13.44亿元,同比增长13.1%,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6.4%。

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2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07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利税总额6.09亿元,同比下降5.9%。园区累计完成投资2.60亿元,全年新签约工业企业9家,开工建设工业企业14家,竣工投产工业企业20家。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6.54亿元,同比下降0.5%。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519.34亿元,同比增长9.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34.3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92.19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14年实现销售(营业)额2214.98亿元,同比增长11.9%。分行业来看:批发业实现1337.86亿元,同比增长10.5%;零售业实现773.64亿元,同比增长14.1%;住宿业实现17.11亿元,同比增长0.1%;餐饮业实现86.37亿元,同比增长17.9%。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4.34亿元,同比增长12.1%。分行业来看:批发业零售额62.16亿元,同比增长24.3%;零售业零售额478.39亿元,同比增长11.2%;住宿业零售额6.83亿元,同比增长8.0%;餐饮业零售额66.96亿元,同比增长8.5%。零售业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77.9%。

全年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34个,投资总额139.6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14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236.51亿元。全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9.12亿美元,同比增长7.6%。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408.03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168.26亿元,同比增长14.2%。接待入境游客96008人次,同比增长5.5%。实现外汇收入2414.71万美元,同比增长15.9%。年末全区星级饭店28家,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单位50个。

社会事业科技事业

2014年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8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达31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3.8亿元,完成技术契约交易额41.43亿元。全区专利实施项目新增销售收入12.85亿元,同比增长44.5%。全区36项科技成果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6项、市级18项。全区专利申请总量356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999件。新建成市级科普基地1个,市级科技信息服务站4个。

教育事业

2014年末共有国小34所,在校学生42206人,国小专任教师2018人;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2346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761人;幼稚园99所,在园幼儿23255人,专任教师1641人。

文化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区属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达32万册;剧场、影剧院19个;改造升级3个街道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和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举办“我爱我家·美丽青羊”、“百姓故事会·青羊龙门阵”、“高雅音乐进社区”等各类文化惠民演出活动300余场次。开展“优秀国产影片免费观影月-公益电影进影院”工作,放映公益电影49场23部,观影人数累计达20923人。免费放映涉农公益电影264场,城区公益电影253场。

体育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体育场馆12个,运动场43个,游泳池61个,训练用房56个,全民健身路径225条。完成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6条,体育健身设施7套。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达29万人次。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开展“太极蓉城·魅力青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238次,参与人数30万人次。成功举办成都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青羊赛区9个项目的赛事,全区近万人次参与。

医疗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00个,拥有床位总数10869张。卫生技术人员1604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412人,注册护士10038人,药剂人员(不含药店)935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婴儿死亡率3.29‰。

风景名胜

青羊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故径、民族之魂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场”以及商代船棺遗址等,成为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

浣花溪公园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成都地区属岷江、沱江水系,境内河网稠密、水利资源丰富,有大小河流40余条,水域面积700多平方千米,水资源总量为264亿立方米;总体水能资源理论储量为161.5万千瓦,其中可建500千瓦以下的水电站开发量大约80万千瓦。

土壤

青羊区土地肥沃,类型多样。在土壤中,以灰色及灰棕色潮土为主的平原冲击土占50%。低山及丘陵紫色土占20%。

区域人口人口

2014年末全区常住人口83.57万人。户籍总人口为64.05万人,比上年增加2.17万人。户籍人口中女性32.51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65%;死亡率为5.86%;自然增长率为4.79%。

民族

全区少数民族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土族、侗族、瑶族、维吾尔族、满族、鄂伦春族、傣族等。

交通运输航空

航空:距青羊区仅20分钟车程的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国内四大航空港之一,已开通国际国内航240多条,2012年客流量达3150万人次。

铁路

成渝、成昆、宝成三条铁路干线在成都交汇,以火车西站为中心的西部物流园区正在形成。成都已成为西南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公路

成渝、成绵(阳)、成乐(山)、成南(充)、成雅(安)等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辐射华北、华南、西南地区。区内成温路、光华大道、青羊大道、一环路、二环路、绕城高速,形成了区内“三纵七横”的道路交通网路,长顺街、西大街等街道的改造,通向省内外的金沙客运站使青羊区内道路四通八达。

区域经济综述

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10.99亿元,同比增长6.7%。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5亿元,同比下降21.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0.44亿元,同比增长0.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60.50亿元,同比增长8.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97066元,同比增长6.6%。产业结构调整为0.01:18.55:81.44。

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27.39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008亿元,同比下降25.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0.50亿元,同比增长3.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6.90亿元,同比增长9.3%。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达40.4%,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全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内。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6564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733人;城乡失业人员再就业5238人;困难人员再就业1476人。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1.21%、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城乡劳动力培训10285人,其中青年技能培训1599人,创业培训346人。

第一产业

2014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17万元,同比下降22.0%。其中:种植业实现产值693万元,同比下降21.0%;畜牧业实现产值24万元,同比下降42.9%。年末实际耕种面积1380亩,同比下降2.4%。大部分农产品产量继续下降:粮食产量224吨,同比下降46.1%;肉类总产量15吨,同比下降64.0%;出栏肉猪226头,同比下降48.8%。

第二产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3.90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6%。

全年3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52亿元,同比增长5.4%;利润总额9.28亿元,同比下降2.7%;利税总额12.21亿元,同比下降6.1%。总资产贡献率8.0%。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等3大行业共完成增加值13.44亿元,同比增长13.1%,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6.4%。

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2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07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利税总额6.09亿元,同比下降5.9%。园区累计完成投资2.60亿元,全年新签约工业企业9家,开工建设工业企业14家,竣工投产工业企业20家。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6.54亿元,同比下降0.5%。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519.34亿元,同比增长9.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34.3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92.19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14年实现销售(营业)额2214.98亿元,同比增长11.9%。分行业来看:批发业实现1337.86亿元,同比增长10.5%;零售业实现773.64亿元,同比增长14.1%;住宿业实现17.11亿元,同比增长0.1%;餐饮业实现86.37亿元,同比增长17.9%。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4.34亿元,同比增长12.1%。分行业来看:批发业零售额62.16亿元,同比增长24.3%;零售业零售额478.39亿元,同比增长11.2%;住宿业零售额6.83亿元,同比增长8.0%;餐饮业零售额66.96亿元,同比增长8.5%。零售业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77.9%。

全年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34个,投资总额139.6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14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236.51亿元。全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9.12亿美元,同比增长7.6%。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408.03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168.26亿元,同比增长14.2%。接待入境游客96008人次,同比增长5.5%。实现外汇收入2414.71万美元,同比增长15.9%。年末全区星级饭店28家,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单位50个。

社会事业科技事业

2014年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8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达31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3.8亿元,完成技术契约交易额41.43亿元。全区专利实施项目新增销售收入12.85亿元,同比增长44.5%。全区36项科技成果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6项、市级18项。全区专利申请总量356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999件。新建成市级科普基地1个,市级科技信息服务站4个。

教育事业

2014年末共有国小34所,在校学生42206人,国小专任教师2018人;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2346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761人;幼稚园99所,在园幼儿23255人,专任教师1641人。

文化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区属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达32万册;剧场、影剧院19个;改造升级3个街道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和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举办“我爱我家·美丽青羊”、“百姓故事会·青羊龙门阵”、“高雅音乐进社区”等各类文化惠民演出活动300余场次。开展“优秀国产影片免费观影月-公益电影进影院”工作,放映公益电影49场23部,观影人数累计达20923人。免费放映涉农公益电影264场,城区公益电影253场。

体育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体育场馆12个,运动场43个,游泳池61个,训练用房56个,全民健身路径225条。完成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6条,体育健身设施7套。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达29万人次。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开展“太极蓉城·魅力青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238次,参与人数30万人次。成功举办成都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青羊赛区9个项目的赛事,全区近万人次参与。

医疗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00个,拥有床位总数10869张。卫生技术人员1604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412人,注册护士10038人,药剂人员(不含药店)935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婴儿死亡率3.29‰。

风景名胜

青羊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故径、民族之魂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场”以及商代船棺遗址等,成为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

浣花溪公园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土壤

青羊区土地肥沃,类型多样。在土壤中,以灰色及灰棕色潮土为主的平原冲击土占50%。低山及丘陵紫色土占20%。

区域人口人口

2014年末全区常住人口83.57万人。户籍总人口为64.05万人,比上年增加2.17万人。户籍人口中女性32.51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65%;死亡率为5.86%;自然增长率为4.79%。

民族

全区少数民族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土族、侗族、瑶族、维吾尔族、满族、鄂伦春族、傣族等。

交通运输航空

航空:距青羊区仅20分钟车程的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国内四大航空港之一,已开通国际国内航240多条,2012年客流量达3150万人次。

铁路

成渝、成昆、宝成三条铁路干线在成都交汇,以火车西站为中心的西部物流园区正在形成。成都已成为西南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公路

成渝、成绵(阳)、成乐(山)、成南(充)、成雅(安)等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辐射华北、华南、西南地区。区内成温路、光华大道、青羊大道、一环路、二环路、绕城高速,形成了区内“三纵七横”的道路交通网路,长顺街、西大街等街道的改造,通向省内外的金沙客运站使青羊区内道路四通八达。

区域经济综述

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10.99亿元,同比增长6.7%。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5亿元,同比下降21.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0.44亿元,同比增长0.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60.50亿元,同比增长8.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97066元,同比增长6.6%。产业结构调整为0.01:18.55:81.44。

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27.39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008亿元,同比下降25.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0.50亿元,同比增长3.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6.90亿元,同比增长9.3%。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达40.4%,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全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内。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6564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733人;城乡失业人员再就业5238人;困难人员再就业1476人。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1.21%、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城乡劳动力培训10285人,其中青年技能培训1599人,创业培训346人。

第一产业

2014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17万元,同比下降22.0%。其中:种植业实现产值693万元,同比下降21.0%;畜牧业实现产值24万元,同比下降42.9%。年末实际耕种面积1380亩,同比下降2.4%。大部分农产品产量继续下降:粮食产量224吨,同比下降46.1%;肉类总产量15吨,同比下降64.0%;出栏肉猪226头,同比下降48.8%。

第二产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3.90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6%。

全年3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52亿元,同比增长5.4%;利润总额9.28亿元,同比下降2.7%;利税总额12.21亿元,同比下降6.1%。总资产贡献率8.0%。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等3大行业共完成增加值13.44亿元,同比增长13.1%,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6.4%。

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2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07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利税总额6.09亿元,同比下降5.9%。园区累计完成投资2.60亿元,全年新签约工业企业9家,开工建设工业企业14家,竣工投产工业企业20家。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6.54亿元,同比下降0.5%。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519.34亿元,同比增长9.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34.3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92.19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14年实现销售(营业)额2214.98亿元,同比增长11.9%。分行业来看:批发业实现1337.86亿元,同比增长10.5%;零售业实现773.64亿元,同比增长14.1%;住宿业实现17.11亿元,同比增长0.1%;餐饮业实现86.37亿元,同比增长17.9%。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4.34亿元,同比增长12.1%。分行业来看:批发业零售额62.16亿元,同比增长24.3%;零售业零售额478.39亿元,同比增长11.2%;住宿业零售额6.83亿元,同比增长8.0%;餐饮业零售额66.96亿元,同比增长8.5%。零售业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77.9%。

全年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34个,投资总额139.6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14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236.51亿元。全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9.12亿美元,同比增长7.6%。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408.03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168.26亿元,同比增长14.2%。接待入境游客96008人次,同比增长5.5%。实现外汇收入2414.71万美元,同比增长15.9%。年末全区星级饭店28家,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单位50个。

社会事业科技事业

2014年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8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达31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3.8亿元,完成技术契约交易额41.43亿元。全区专利实施项目新增销售收入12.85亿元,同比增长44.5%。全区36项科技成果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6项、市级18项。全区专利申请总量356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999件。新建成市级科普基地1个,市级科技信息服务站4个。

教育事业

2014年末共有国小34所,在校学生42206人,国小专任教师2018人;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2346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761人;幼稚园99所,在园幼儿23255人,专任教师1641人。

文化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区属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达32万册;剧场、影剧院19个;改造升级3个街道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和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举办“我爱我家·美丽青羊”、“百姓故事会·青羊龙门阵”、“高雅音乐进社区”等各类文化惠民演出活动300余场次。开展“优秀国产影片免费观影月-公益电影进影院”工作,放映公益电影49场23部,观影人数累计达20923人。免费放映涉农公益电影264场,城区公益电影253场。

体育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体育场馆12个,运动场43个,游泳池61个,训练用房56个,全民健身路径225条。完成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6条,体育健身设施7套。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达29万人次。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开展“太极蓉城·魅力青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238次,参与人数30万人次。成功举办成都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青羊赛区9个项目的赛事,全区近万人次参与。

医疗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00个,拥有床位总数10869张。卫生技术人员1604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412人,注册护士10038人,药剂人员(不含药店)935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婴儿死亡率3.29‰。

风景名胜

青羊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故径、民族之魂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场”以及商代船棺遗址等,成为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

浣花溪公园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青羊区土地肥沃,类型多样。在土壤中,以灰色及灰棕色潮土为主的平原冲击土占50%。低山及丘陵紫色土占20%。

区域人口人口

2014年末全区常住人口83.57万人。户籍总人口为64.05万人,比上年增加2.17万人。户籍人口中女性32.51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65%;死亡率为5.86%;自然增长率为4.79%。

民族

全区少数民族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土族、侗族、瑶族、维吾尔族、满族、鄂伦春族、傣族等。

交通运输航空

航空:距青羊区仅20分钟车程的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国内四大航空港之一,已开通国际国内航240多条,2012年客流量达3150万人次。

铁路

成渝、成昆、宝成三条铁路干线在成都交汇,以火车西站为中心的西部物流园区正在形成。成都已成为西南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公路

成渝、成绵(阳)、成乐(山)、成南(充)、成雅(安)等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辐射华北、华南、西南地区。区内成温路、光华大道、青羊大道、一环路、二环路、绕城高速,形成了区内“三纵七横”的道路交通网路,长顺街、西大街等街道的改造,通向省内外的金沙客运站使青羊区内道路四通八达。

区域经济综述

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10.99亿元,同比增长6.7%。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5亿元,同比下降21.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0.44亿元,同比增长0.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60.50亿元,同比增长8.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97066元,同比增长6.6%。产业结构调整为0.01:18.55:81.44。

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27.39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008亿元,同比下降25.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0.50亿元,同比增长3.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6.90亿元,同比增长9.3%。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达40.4%,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全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内。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6564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733人;城乡失业人员再就业5238人;困难人员再就业1476人。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1.21%、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城乡劳动力培训10285人,其中青年技能培训1599人,创业培训346人。

第一产业

2014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17万元,同比下降22.0%。其中:种植业实现产值693万元,同比下降21.0%;畜牧业实现产值24万元,同比下降42.9%。年末实际耕种面积1380亩,同比下降2.4%。大部分农产品产量继续下降:粮食产量224吨,同比下降46.1%;肉类总产量15吨,同比下降64.0%;出栏肉猪226头,同比下降48.8%。

第二产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3.90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6%。

全年3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52亿元,同比增长5.4%;利润总额9.28亿元,同比下降2.7%;利税总额12.21亿元,同比下降6.1%。总资产贡献率8.0%。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等3大行业共完成增加值13.44亿元,同比增长13.1%,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6.4%。

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2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07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利税总额6.09亿元,同比下降5.9%。园区累计完成投资2.60亿元,全年新签约工业企业9家,开工建设工业企业14家,竣工投产工业企业20家。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6.54亿元,同比下降0.5%。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519.34亿元,同比增长9.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34.3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92.19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14年实现销售(营业)额2214.98亿元,同比增长11.9%。分行业来看:批发业实现1337.86亿元,同比增长10.5%;零售业实现773.64亿元,同比增长14.1%;住宿业实现17.11亿元,同比增长0.1%;餐饮业实现86.37亿元,同比增长17.9%。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4.34亿元,同比增长12.1%。分行业来看:批发业零售额62.16亿元,同比增长24.3%;零售业零售额478.39亿元,同比增长11.2%;住宿业零售额6.83亿元,同比增长8.0%;餐饮业零售额66.96亿元,同比增长8.5%。零售业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77.9%。

全年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34个,投资总额139.6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14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236.51亿元。全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9.12亿美元,同比增长7.6%。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408.03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168.26亿元,同比增长14.2%。接待入境游客96008人次,同比增长5.5%。实现外汇收入2414.71万美元,同比增长15.9%。年末全区星级饭店28家,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单位50个。

社会事业科技事业

2014年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8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达31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3.8亿元,完成技术契约交易额41.43亿元。全区专利实施项目新增销售收入12.85亿元,同比增长44.5%。全区36项科技成果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6项、市级18项。全区专利申请总量356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999件。新建成市级科普基地1个,市级科技信息服务站4个。

教育事业

2014年末共有国小34所,在校学生42206人,国小专任教师2018人;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2346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761人;幼稚园99所,在园幼儿23255人,专任教师1641人。

文化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区属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达32万册;剧场、影剧院19个;改造升级3个街道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和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举办“我爱我家·美丽青羊”、“百姓故事会·青羊龙门阵”、“高雅音乐进社区”等各类文化惠民演出活动300余场次。开展“优秀国产影片免费观影月-公益电影进影院”工作,放映公益电影49场23部,观影人数累计达20923人。免费放映涉农公益电影264场,城区公益电影253场。

体育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体育场馆12个,运动场43个,游泳池61个,训练用房56个,全民健身路径225条。完成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6条,体育健身设施7套。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达29万人次。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开展“太极蓉城·魅力青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238次,参与人数30万人次。成功举办成都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青羊赛区9个项目的赛事,全区近万人次参与。

医疗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00个,拥有床位总数10869张。卫生技术人员1604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412人,注册护士10038人,药剂人员(不含药店)935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婴儿死亡率3.29‰。

风景名胜

青羊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故径、民族之魂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场”以及商代船棺遗址等,成为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

浣花溪公园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区域人口人口

2014年末全区常住人口83.57万人。户籍总人口为64.05万人,比上年增加2.17万人。户籍人口中女性32.51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65%;死亡率为5.86%;自然增长率为4.79%。

民族

全区少数民族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土族、侗族、瑶族、维吾尔族、满族、鄂伦春族、傣族等。

交通运输航空

航空:距青羊区仅20分钟车程的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国内四大航空港之一,已开通国际国内航240多条,2012年客流量达3150万人次。

铁路

成渝、成昆、宝成三条铁路干线在成都交汇,以火车西站为中心的西部物流园区正在形成。成都已成为西南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公路

成渝、成绵(阳)、成乐(山)、成南(充)、成雅(安)等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辐射华北、华南、西南地区。区内成温路、光华大道、青羊大道、一环路、二环路、绕城高速,形成了区内“三纵七横”的道路交通网路,长顺街、西大街等街道的改造,通向省内外的金沙客运站使青羊区内道路四通八达。

区域经济综述

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10.99亿元,同比增长6.7%。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5亿元,同比下降21.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0.44亿元,同比增长0.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60.50亿元,同比增长8.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97066元,同比增长6.6%。产业结构调整为0.01:18.55:81.44。

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27.39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008亿元,同比下降25.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0.50亿元,同比增长3.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6.90亿元,同比增长9.3%。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达40.4%,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全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内。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6564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733人;城乡失业人员再就业5238人;困难人员再就业1476人。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1.21%、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城乡劳动力培训10285人,其中青年技能培训1599人,创业培训346人。

第一产业

2014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17万元,同比下降22.0%。其中:种植业实现产值693万元,同比下降21.0%;畜牧业实现产值24万元,同比下降42.9%。年末实际耕种面积1380亩,同比下降2.4%。大部分农产品产量继续下降:粮食产量224吨,同比下降46.1%;肉类总产量15吨,同比下降64.0%;出栏肉猪226头,同比下降48.8%。

第二产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3.90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6%。

全年3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52亿元,同比增长5.4%;利润总额9.28亿元,同比下降2.7%;利税总额12.21亿元,同比下降6.1%。总资产贡献率8.0%。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等3大行业共完成增加值13.44亿元,同比增长13.1%,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6.4%。

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2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07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利税总额6.09亿元,同比下降5.9%。园区累计完成投资2.60亿元,全年新签约工业企业9家,开工建设工业企业14家,竣工投产工业企业20家。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6.54亿元,同比下降0.5%。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519.34亿元,同比增长9.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34.3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92.19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14年实现销售(营业)额2214.98亿元,同比增长11.9%。分行业来看:批发业实现1337.86亿元,同比增长10.5%;零售业实现773.64亿元,同比增长14.1%;住宿业实现17.11亿元,同比增长0.1%;餐饮业实现86.37亿元,同比增长17.9%。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4.34亿元,同比增长12.1%。分行业来看:批发业零售额62.16亿元,同比增长24.3%;零售业零售额478.39亿元,同比增长11.2%;住宿业零售额6.83亿元,同比增长8.0%;餐饮业零售额66.96亿元,同比增长8.5%。零售业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77.9%。

全年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34个,投资总额139.6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14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236.51亿元。全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9.12亿美元,同比增长7.6%。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408.03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168.26亿元,同比增长14.2%。接待入境游客96008人次,同比增长5.5%。实现外汇收入2414.71万美元,同比增长15.9%。年末全区星级饭店28家,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单位50个。

社会事业科技事业

2014年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8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达31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3.8亿元,完成技术契约交易额41.43亿元。全区专利实施项目新增销售收入12.85亿元,同比增长44.5%。全区36项科技成果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6项、市级18项。全区专利申请总量356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999件。新建成市级科普基地1个,市级科技信息服务站4个。

教育事业

2014年末共有国小34所,在校学生42206人,国小专任教师2018人;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2346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761人;幼稚园99所,在园幼儿23255人,专任教师1641人。

文化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区属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达32万册;剧场、影剧院19个;改造升级3个街道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和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举办“我爱我家·美丽青羊”、“百姓故事会·青羊龙门阵”、“高雅音乐进社区”等各类文化惠民演出活动300余场次。开展“优秀国产影片免费观影月-公益电影进影院”工作,放映公益电影49场23部,观影人数累计达20923人。免费放映涉农公益电影264场,城区公益电影253场。

体育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体育场馆12个,运动场43个,游泳池61个,训练用房56个,全民健身路径225条。完成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6条,体育健身设施7套。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达29万人次。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开展“太极蓉城·魅力青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238次,参与人数30万人次。成功举办成都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青羊赛区9个项目的赛事,全区近万人次参与。

医疗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00个,拥有床位总数10869张。卫生技术人员1604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412人,注册护士10038人,药剂人员(不含药店)935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婴儿死亡率3.29‰。

风景名胜

青羊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故径、民族之魂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场”以及商代船棺遗址等,成为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

浣花溪公园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2014年末全区常住人口83.57万人。户籍总人口为64.05万人,比上年增加2.17万人。户籍人口中女性32.51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65%;死亡率为5.86%;自然增长率为4.79%。

民族

全区少数民族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土族、侗族、瑶族、维吾尔族、满族、鄂伦春族、傣族等。

交通运输航空

航空:距青羊区仅20分钟车程的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国内四大航空港之一,已开通国际国内航240多条,2012年客流量达3150万人次。

铁路

成渝、成昆、宝成三条铁路干线在成都交汇,以火车西站为中心的西部物流园区正在形成。成都已成为西南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公路

成渝、成绵(阳)、成乐(山)、成南(充)、成雅(安)等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辐射华北、华南、西南地区。区内成温路、光华大道、青羊大道、一环路、二环路、绕城高速,形成了区内“三纵七横”的道路交通网路,长顺街、西大街等街道的改造,通向省内外的金沙客运站使青羊区内道路四通八达。

区域经济综述

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10.99亿元,同比增长6.7%。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5亿元,同比下降21.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0.44亿元,同比增长0.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60.50亿元,同比增长8.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97066元,同比增长6.6%。产业结构调整为0.01:18.55:81.44。

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27.39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008亿元,同比下降25.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0.50亿元,同比增长3.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6.90亿元,同比增长9.3%。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达40.4%,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全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内。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6564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733人;城乡失业人员再就业5238人;困难人员再就业1476人。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1.21%、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城乡劳动力培训10285人,其中青年技能培训1599人,创业培训346人。

第一产业

2014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17万元,同比下降22.0%。其中:种植业实现产值693万元,同比下降21.0%;畜牧业实现产值24万元,同比下降42.9%。年末实际耕种面积1380亩,同比下降2.4%。大部分农产品产量继续下降:粮食产量224吨,同比下降46.1%;肉类总产量15吨,同比下降64.0%;出栏肉猪226头,同比下降48.8%。

第二产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3.90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6%。

全年3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52亿元,同比增长5.4%;利润总额9.28亿元,同比下降2.7%;利税总额12.21亿元,同比下降6.1%。总资产贡献率8.0%。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等3大行业共完成增加值13.44亿元,同比增长13.1%,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6.4%。

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2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07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利税总额6.09亿元,同比下降5.9%。园区累计完成投资2.60亿元,全年新签约工业企业9家,开工建设工业企业14家,竣工投产工业企业20家。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6.54亿元,同比下降0.5%。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519.34亿元,同比增长9.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34.3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92.19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14年实现销售(营业)额2214.98亿元,同比增长11.9%。分行业来看:批发业实现1337.86亿元,同比增长10.5%;零售业实现773.64亿元,同比增长14.1%;住宿业实现17.11亿元,同比增长0.1%;餐饮业实现86.37亿元,同比增长17.9%。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4.34亿元,同比增长12.1%。分行业来看:批发业零售额62.16亿元,同比增长24.3%;零售业零售额478.39亿元,同比增长11.2%;住宿业零售额6.83亿元,同比增长8.0%;餐饮业零售额66.96亿元,同比增长8.5%。零售业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77.9%。

全年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34个,投资总额139.6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14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236.51亿元。全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9.12亿美元,同比增长7.6%。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408.03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168.26亿元,同比增长14.2%。接待入境游客96008人次,同比增长5.5%。实现外汇收入2414.71万美元,同比增长15.9%。年末全区星级饭店28家,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单位50个。

社会事业科技事业

2014年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8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达31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3.8亿元,完成技术契约交易额41.43亿元。全区专利实施项目新增销售收入12.85亿元,同比增长44.5%。全区36项科技成果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6项、市级18项。全区专利申请总量356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999件。新建成市级科普基地1个,市级科技信息服务站4个。

教育事业

2014年末共有国小34所,在校学生42206人,国小专任教师2018人;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2346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761人;幼稚园99所,在园幼儿23255人,专任教师1641人。

文化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区属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达32万册;剧场、影剧院19个;改造升级3个街道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和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举办“我爱我家·美丽青羊”、“百姓故事会·青羊龙门阵”、“高雅音乐进社区”等各类文化惠民演出活动300余场次。开展“优秀国产影片免费观影月-公益电影进影院”工作,放映公益电影49场23部,观影人数累计达20923人。免费放映涉农公益电影264场,城区公益电影253场。

体育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体育场馆12个,运动场43个,游泳池61个,训练用房56个,全民健身路径225条。完成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6条,体育健身设施7套。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达29万人次。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开展“太极蓉城·魅力青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238次,参与人数30万人次。成功举办成都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青羊赛区9个项目的赛事,全区近万人次参与。

医疗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00个,拥有床位总数10869张。卫生技术人员1604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412人,注册护士10038人,药剂人员(不含药店)935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婴儿死亡率3.29‰。

风景名胜

青羊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故径、民族之魂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场”以及商代船棺遗址等,成为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

浣花溪公园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民族

全区少数民族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土族、侗族、瑶族、维吾尔族、满族、鄂伦春族、傣族等。

交通运输航空

航空:距青羊区仅20分钟车程的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国内四大航空港之一,已开通国际国内航240多条,2012年客流量达3150万人次。

铁路

成渝、成昆、宝成三条铁路干线在成都交汇,以火车西站为中心的西部物流园区正在形成。成都已成为西南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公路

成渝、成绵(阳)、成乐(山)、成南(充)、成雅(安)等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辐射华北、华南、西南地区。区内成温路、光华大道、青羊大道、一环路、二环路、绕城高速,形成了区内“三纵七横”的道路交通网路,长顺街、西大街等街道的改造,通向省内外的金沙客运站使青羊区内道路四通八达。

区域经济综述

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10.99亿元,同比增长6.7%。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5亿元,同比下降21.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0.44亿元,同比增长0.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60.50亿元,同比增长8.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97066元,同比增长6.6%。产业结构调整为0.01:18.55:81.44。

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27.39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008亿元,同比下降25.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0.50亿元,同比增长3.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6.90亿元,同比增长9.3%。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达40.4%,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全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内。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6564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733人;城乡失业人员再就业5238人;困难人员再就业1476人。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1.21%、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城乡劳动力培训10285人,其中青年技能培训1599人,创业培训346人。

第一产业

2014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17万元,同比下降22.0%。其中:种植业实现产值693万元,同比下降21.0%;畜牧业实现产值24万元,同比下降42.9%。年末实际耕种面积1380亩,同比下降2.4%。大部分农产品产量继续下降:粮食产量224吨,同比下降46.1%;肉类总产量15吨,同比下降64.0%;出栏肉猪226头,同比下降48.8%。

第二产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3.90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6%。

全年3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52亿元,同比增长5.4%;利润总额9.28亿元,同比下降2.7%;利税总额12.21亿元,同比下降6.1%。总资产贡献率8.0%。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等3大行业共完成增加值13.44亿元,同比增长13.1%,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6.4%。

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2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07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利税总额6.09亿元,同比下降5.9%。园区累计完成投资2.60亿元,全年新签约工业企业9家,开工建设工业企业14家,竣工投产工业企业20家。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6.54亿元,同比下降0.5%。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519.34亿元,同比增长9.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34.3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92.19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14年实现销售(营业)额2214.98亿元,同比增长11.9%。分行业来看:批发业实现1337.86亿元,同比增长10.5%;零售业实现773.64亿元,同比增长14.1%;住宿业实现17.11亿元,同比增长0.1%;餐饮业实现86.37亿元,同比增长17.9%。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4.34亿元,同比增长12.1%。分行业来看:批发业零售额62.16亿元,同比增长24.3%;零售业零售额478.39亿元,同比增长11.2%;住宿业零售额6.83亿元,同比增长8.0%;餐饮业零售额66.96亿元,同比增长8.5%。零售业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77.9%。

全年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34个,投资总额139.6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14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236.51亿元。全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9.12亿美元,同比增长7.6%。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408.03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168.26亿元,同比增长14.2%。接待入境游客96008人次,同比增长5.5%。实现外汇收入2414.71万美元,同比增长15.9%。年末全区星级饭店28家,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单位50个。

社会事业科技事业

2014年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8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达31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3.8亿元,完成技术契约交易额41.43亿元。全区专利实施项目新增销售收入12.85亿元,同比增长44.5%。全区36项科技成果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6项、市级18项。全区专利申请总量356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999件。新建成市级科普基地1个,市级科技信息服务站4个。

教育事业

2014年末共有国小34所,在校学生42206人,国小专任教师2018人;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2346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761人;幼稚园99所,在园幼儿23255人,专任教师1641人。

文化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区属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达32万册;剧场、影剧院19个;改造升级3个街道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和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举办“我爱我家·美丽青羊”、“百姓故事会·青羊龙门阵”、“高雅音乐进社区”等各类文化惠民演出活动300余场次。开展“优秀国产影片免费观影月-公益电影进影院”工作,放映公益电影49场23部,观影人数累计达20923人。免费放映涉农公益电影264场,城区公益电影253场。

体育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体育场馆12个,运动场43个,游泳池61个,训练用房56个,全民健身路径225条。完成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6条,体育健身设施7套。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达29万人次。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开展“太极蓉城·魅力青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238次,参与人数30万人次。成功举办成都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青羊赛区9个项目的赛事,全区近万人次参与。

医疗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00个,拥有床位总数10869张。卫生技术人员1604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412人,注册护士10038人,药剂人员(不含药店)935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婴儿死亡率3.29‰。

风景名胜

青羊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故径、民族之魂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场”以及商代船棺遗址等,成为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

浣花溪公园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全区少数民族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土族、侗族、瑶族、维吾尔族、满族、鄂伦春族、傣族等。

交通运输航空

航空:距青羊区仅20分钟车程的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国内四大航空港之一,已开通国际国内航240多条,2012年客流量达3150万人次。

铁路

成渝、成昆、宝成三条铁路干线在成都交汇,以火车西站为中心的西部物流园区正在形成。成都已成为西南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公路

成渝、成绵(阳)、成乐(山)、成南(充)、成雅(安)等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辐射华北、华南、西南地区。区内成温路、光华大道、青羊大道、一环路、二环路、绕城高速,形成了区内“三纵七横”的道路交通网路,长顺街、西大街等街道的改造,通向省内外的金沙客运站使青羊区内道路四通八达。

区域经济综述

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10.99亿元,同比增长6.7%。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5亿元,同比下降21.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0.44亿元,同比增长0.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60.50亿元,同比增长8.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97066元,同比增长6.6%。产业结构调整为0.01:18.55:81.44。

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27.39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008亿元,同比下降25.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0.50亿元,同比增长3.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6.90亿元,同比增长9.3%。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达40.4%,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全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内。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6564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733人;城乡失业人员再就业5238人;困难人员再就业1476人。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1.21%、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城乡劳动力培训10285人,其中青年技能培训1599人,创业培训346人。

第一产业

2014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17万元,同比下降22.0%。其中:种植业实现产值693万元,同比下降21.0%;畜牧业实现产值24万元,同比下降42.9%。年末实际耕种面积1380亩,同比下降2.4%。大部分农产品产量继续下降:粮食产量224吨,同比下降46.1%;肉类总产量15吨,同比下降64.0%;出栏肉猪226头,同比下降48.8%。

第二产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3.90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6%。

全年3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52亿元,同比增长5.4%;利润总额9.28亿元,同比下降2.7%;利税总额12.21亿元,同比下降6.1%。总资产贡献率8.0%。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等3大行业共完成增加值13.44亿元,同比增长13.1%,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6.4%。

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2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07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利税总额6.09亿元,同比下降5.9%。园区累计完成投资2.60亿元,全年新签约工业企业9家,开工建设工业企业14家,竣工投产工业企业20家。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6.54亿元,同比下降0.5%。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519.34亿元,同比增长9.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34.3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92.19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14年实现销售(营业)额2214.98亿元,同比增长11.9%。分行业来看:批发业实现1337.86亿元,同比增长10.5%;零售业实现773.64亿元,同比增长14.1%;住宿业实现17.11亿元,同比增长0.1%;餐饮业实现86.37亿元,同比增长17.9%。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4.34亿元,同比增长12.1%。分行业来看:批发业零售额62.16亿元,同比增长24.3%;零售业零售额478.39亿元,同比增长11.2%;住宿业零售额6.83亿元,同比增长8.0%;餐饮业零售额66.96亿元,同比增长8.5%。零售业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77.9%。

全年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34个,投资总额139.6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14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236.51亿元。全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9.12亿美元,同比增长7.6%。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408.03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168.26亿元,同比增长14.2%。接待入境游客96008人次,同比增长5.5%。实现外汇收入2414.71万美元,同比增长15.9%。年末全区星级饭店28家,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单位50个。

社会事业科技事业

2014年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8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达31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3.8亿元,完成技术契约交易额41.43亿元。全区专利实施项目新增销售收入12.85亿元,同比增长44.5%。全区36项科技成果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6项、市级18项。全区专利申请总量356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999件。新建成市级科普基地1个,市级科技信息服务站4个。

教育事业

2014年末共有国小34所,在校学生42206人,国小专任教师2018人;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2346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761人;幼稚园99所,在园幼儿23255人,专任教师1641人。

文化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区属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达32万册;剧场、影剧院19个;改造升级3个街道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和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举办“我爱我家·美丽青羊”、“百姓故事会·青羊龙门阵”、“高雅音乐进社区”等各类文化惠民演出活动300余场次。开展“优秀国产影片免费观影月-公益电影进影院”工作,放映公益电影49场23部,观影人数累计达20923人。免费放映涉农公益电影264场,城区公益电影253场。

体育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体育场馆12个,运动场43个,游泳池61个,训练用房56个,全民健身路径225条。完成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6条,体育健身设施7套。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达29万人次。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开展“太极蓉城·魅力青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238次,参与人数30万人次。成功举办成都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青羊赛区9个项目的赛事,全区近万人次参与。

医疗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00个,拥有床位总数10869张。卫生技术人员1604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412人,注册护士10038人,药剂人员(不含药店)935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婴儿死亡率3.29‰。

风景名胜

青羊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故径、民族之魂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场”以及商代船棺遗址等,成为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

浣花溪公园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交通运输航空

航空:距青羊区仅20分钟车程的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国内四大航空港之一,已开通国际国内航240多条,2012年客流量达3150万人次。

铁路

成渝、成昆、宝成三条铁路干线在成都交汇,以火车西站为中心的西部物流园区正在形成。成都已成为西南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公路

成渝、成绵(阳)、成乐(山)、成南(充)、成雅(安)等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辐射华北、华南、西南地区。区内成温路、光华大道、青羊大道、一环路、二环路、绕城高速,形成了区内“三纵七横”的道路交通网路,长顺街、西大街等街道的改造,通向省内外的金沙客运站使青羊区内道路四通八达。

区域经济综述

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10.99亿元,同比增长6.7%。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5亿元,同比下降21.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0.44亿元,同比增长0.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60.50亿元,同比增长8.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97066元,同比增长6.6%。产业结构调整为0.01:18.55:81.44。

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27.39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008亿元,同比下降25.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0.50亿元,同比增长3.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6.90亿元,同比增长9.3%。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达40.4%,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全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内。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6564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733人;城乡失业人员再就业5238人;困难人员再就业1476人。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1.21%、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城乡劳动力培训10285人,其中青年技能培训1599人,创业培训346人。

第一产业

2014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17万元,同比下降22.0%。其中:种植业实现产值693万元,同比下降21.0%;畜牧业实现产值24万元,同比下降42.9%。年末实际耕种面积1380亩,同比下降2.4%。大部分农产品产量继续下降:粮食产量224吨,同比下降46.1%;肉类总产量15吨,同比下降64.0%;出栏肉猪226头,同比下降48.8%。

第二产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3.90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6%。

全年3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52亿元,同比增长5.4%;利润总额9.28亿元,同比下降2.7%;利税总额12.21亿元,同比下降6.1%。总资产贡献率8.0%。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等3大行业共完成增加值13.44亿元,同比增长13.1%,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6.4%。

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2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07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利税总额6.09亿元,同比下降5.9%。园区累计完成投资2.60亿元,全年新签约工业企业9家,开工建设工业企业14家,竣工投产工业企业20家。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6.54亿元,同比下降0.5%。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519.34亿元,同比增长9.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34.3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92.19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14年实现销售(营业)额2214.98亿元,同比增长11.9%。分行业来看:批发业实现1337.86亿元,同比增长10.5%;零售业实现773.64亿元,同比增长14.1%;住宿业实现17.11亿元,同比增长0.1%;餐饮业实现86.37亿元,同比增长17.9%。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4.34亿元,同比增长12.1%。分行业来看:批发业零售额62.16亿元,同比增长24.3%;零售业零售额478.39亿元,同比增长11.2%;住宿业零售额6.83亿元,同比增长8.0%;餐饮业零售额66.96亿元,同比增长8.5%。零售业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77.9%。

全年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34个,投资总额139.6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14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236.51亿元。全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9.12亿美元,同比增长7.6%。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408.03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168.26亿元,同比增长14.2%。接待入境游客96008人次,同比增长5.5%。实现外汇收入2414.71万美元,同比增长15.9%。年末全区星级饭店28家,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单位50个。

社会事业科技事业

2014年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8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达31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3.8亿元,完成技术契约交易额41.43亿元。全区专利实施项目新增销售收入12.85亿元,同比增长44.5%。全区36项科技成果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6项、市级18项。全区专利申请总量356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999件。新建成市级科普基地1个,市级科技信息服务站4个。

教育事业

2014年末共有国小34所,在校学生42206人,国小专任教师2018人;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2346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761人;幼稚园99所,在园幼儿23255人,专任教师1641人。

文化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区属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达32万册;剧场、影剧院19个;改造升级3个街道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和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举办“我爱我家·美丽青羊”、“百姓故事会·青羊龙门阵”、“高雅音乐进社区”等各类文化惠民演出活动300余场次。开展“优秀国产影片免费观影月-公益电影进影院”工作,放映公益电影49场23部,观影人数累计达20923人。免费放映涉农公益电影264场,城区公益电影253场。

体育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体育场馆12个,运动场43个,游泳池61个,训练用房56个,全民健身路径225条。完成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6条,体育健身设施7套。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达29万人次。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开展“太极蓉城·魅力青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238次,参与人数30万人次。成功举办成都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青羊赛区9个项目的赛事,全区近万人次参与。

医疗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00个,拥有床位总数10869张。卫生技术人员1604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412人,注册护士10038人,药剂人员(不含药店)935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婴儿死亡率3.29‰。

风景名胜

青羊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故径、民族之魂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场”以及商代船棺遗址等,成为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

浣花溪公园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航空:距青羊区仅20分钟车程的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国内四大航空港之一,已开通国际国内航240多条,2012年客流量达3150万人次。

铁路

成渝、成昆、宝成三条铁路干线在成都交汇,以火车西站为中心的西部物流园区正在形成。成都已成为西南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公路

成渝、成绵(阳)、成乐(山)、成南(充)、成雅(安)等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辐射华北、华南、西南地区。区内成温路、光华大道、青羊大道、一环路、二环路、绕城高速,形成了区内“三纵七横”的道路交通网路,长顺街、西大街等街道的改造,通向省内外的金沙客运站使青羊区内道路四通八达。

区域经济综述

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10.99亿元,同比增长6.7%。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5亿元,同比下降21.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0.44亿元,同比增长0.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60.50亿元,同比增长8.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97066元,同比增长6.6%。产业结构调整为0.01:18.55:81.44。

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27.39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008亿元,同比下降25.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0.50亿元,同比增长3.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6.90亿元,同比增长9.3%。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达40.4%,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全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内。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6564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733人;城乡失业人员再就业5238人;困难人员再就业1476人。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1.21%、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城乡劳动力培训10285人,其中青年技能培训1599人,创业培训346人。

第一产业

2014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17万元,同比下降22.0%。其中:种植业实现产值693万元,同比下降21.0%;畜牧业实现产值24万元,同比下降42.9%。年末实际耕种面积1380亩,同比下降2.4%。大部分农产品产量继续下降:粮食产量224吨,同比下降46.1%;肉类总产量15吨,同比下降64.0%;出栏肉猪226头,同比下降48.8%。

第二产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3.90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6%。

全年3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52亿元,同比增长5.4%;利润总额9.28亿元,同比下降2.7%;利税总额12.21亿元,同比下降6.1%。总资产贡献率8.0%。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等3大行业共完成增加值13.44亿元,同比增长13.1%,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6.4%。

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2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07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利税总额6.09亿元,同比下降5.9%。园区累计完成投资2.60亿元,全年新签约工业企业9家,开工建设工业企业14家,竣工投产工业企业20家。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6.54亿元,同比下降0.5%。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519.34亿元,同比增长9.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34.3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92.19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14年实现销售(营业)额2214.98亿元,同比增长11.9%。分行业来看:批发业实现1337.86亿元,同比增长10.5%;零售业实现773.64亿元,同比增长14.1%;住宿业实现17.11亿元,同比增长0.1%;餐饮业实现86.37亿元,同比增长17.9%。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4.34亿元,同比增长12.1%。分行业来看:批发业零售额62.16亿元,同比增长24.3%;零售业零售额478.39亿元,同比增长11.2%;住宿业零售额6.83亿元,同比增长8.0%;餐饮业零售额66.96亿元,同比增长8.5%。零售业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77.9%。

全年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34个,投资总额139.6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14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236.51亿元。全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9.12亿美元,同比增长7.6%。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408.03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168.26亿元,同比增长14.2%。接待入境游客96008人次,同比增长5.5%。实现外汇收入2414.71万美元,同比增长15.9%。年末全区星级饭店28家,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单位50个。

社会事业科技事业

2014年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8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达31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3.8亿元,完成技术契约交易额41.43亿元。全区专利实施项目新增销售收入12.85亿元,同比增长44.5%。全区36项科技成果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6项、市级18项。全区专利申请总量356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999件。新建成市级科普基地1个,市级科技信息服务站4个。

教育事业

2014年末共有国小34所,在校学生42206人,国小专任教师2018人;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2346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761人;幼稚园99所,在园幼儿23255人,专任教师1641人。

文化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区属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达32万册;剧场、影剧院19个;改造升级3个街道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和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举办“我爱我家·美丽青羊”、“百姓故事会·青羊龙门阵”、“高雅音乐进社区”等各类文化惠民演出活动300余场次。开展“优秀国产影片免费观影月-公益电影进影院”工作,放映公益电影49场23部,观影人数累计达20923人。免费放映涉农公益电影264场,城区公益电影253场。

体育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体育场馆12个,运动场43个,游泳池61个,训练用房56个,全民健身路径225条。完成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6条,体育健身设施7套。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达29万人次。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开展“太极蓉城·魅力青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238次,参与人数30万人次。成功举办成都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青羊赛区9个项目的赛事,全区近万人次参与。

医疗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00个,拥有床位总数10869张。卫生技术人员1604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412人,注册护士10038人,药剂人员(不含药店)935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婴儿死亡率3.29‰。

风景名胜

青羊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故径、民族之魂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场”以及商代船棺遗址等,成为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

浣花溪公园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铁路

成渝、成昆、宝成三条铁路干线在成都交汇,以火车西站为中心的西部物流园区正在形成。成都已成为西南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公路

成渝、成绵(阳)、成乐(山)、成南(充)、成雅(安)等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辐射华北、华南、西南地区。区内成温路、光华大道、青羊大道、一环路、二环路、绕城高速,形成了区内“三纵七横”的道路交通网路,长顺街、西大街等街道的改造,通向省内外的金沙客运站使青羊区内道路四通八达。

区域经济综述

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10.99亿元,同比增长6.7%。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5亿元,同比下降21.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0.44亿元,同比增长0.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60.50亿元,同比增长8.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97066元,同比增长6.6%。产业结构调整为0.01:18.55:81.44。

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27.39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008亿元,同比下降25.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0.50亿元,同比增长3.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6.90亿元,同比增长9.3%。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达40.4%,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全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内。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6564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733人;城乡失业人员再就业5238人;困难人员再就业1476人。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1.21%、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城乡劳动力培训10285人,其中青年技能培训1599人,创业培训346人。

第一产业

2014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17万元,同比下降22.0%。其中:种植业实现产值693万元,同比下降21.0%;畜牧业实现产值24万元,同比下降42.9%。年末实际耕种面积1380亩,同比下降2.4%。大部分农产品产量继续下降:粮食产量224吨,同比下降46.1%;肉类总产量15吨,同比下降64.0%;出栏肉猪226头,同比下降48.8%。

第二产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3.90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6%。

全年3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52亿元,同比增长5.4%;利润总额9.28亿元,同比下降2.7%;利税总额12.21亿元,同比下降6.1%。总资产贡献率8.0%。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等3大行业共完成增加值13.44亿元,同比增长13.1%,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6.4%。

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2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07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利税总额6.09亿元,同比下降5.9%。园区累计完成投资2.60亿元,全年新签约工业企业9家,开工建设工业企业14家,竣工投产工业企业20家。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6.54亿元,同比下降0.5%。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519.34亿元,同比增长9.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34.3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92.19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14年实现销售(营业)额2214.98亿元,同比增长11.9%。分行业来看:批发业实现1337.86亿元,同比增长10.5%;零售业实现773.64亿元,同比增长14.1%;住宿业实现17.11亿元,同比增长0.1%;餐饮业实现86.37亿元,同比增长17.9%。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4.34亿元,同比增长12.1%。分行业来看:批发业零售额62.16亿元,同比增长24.3%;零售业零售额478.39亿元,同比增长11.2%;住宿业零售额6.83亿元,同比增长8.0%;餐饮业零售额66.96亿元,同比增长8.5%。零售业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77.9%。

全年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34个,投资总额139.6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14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236.51亿元。全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9.12亿美元,同比增长7.6%。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408.03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168.26亿元,同比增长14.2%。接待入境游客96008人次,同比增长5.5%。实现外汇收入2414.71万美元,同比增长15.9%。年末全区星级饭店28家,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单位50个。

社会事业科技事业

2014年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8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达31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3.8亿元,完成技术契约交易额41.43亿元。全区专利实施项目新增销售收入12.85亿元,同比增长44.5%。全区36项科技成果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6项、市级18项。全区专利申请总量356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999件。新建成市级科普基地1个,市级科技信息服务站4个。

教育事业

2014年末共有国小34所,在校学生42206人,国小专任教师2018人;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2346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761人;幼稚园99所,在园幼儿23255人,专任教师1641人。

文化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区属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达32万册;剧场、影剧院19个;改造升级3个街道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和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举办“我爱我家·美丽青羊”、“百姓故事会·青羊龙门阵”、“高雅音乐进社区”等各类文化惠民演出活动300余场次。开展“优秀国产影片免费观影月-公益电影进影院”工作,放映公益电影49场23部,观影人数累计达20923人。免费放映涉农公益电影264场,城区公益电影253场。

体育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体育场馆12个,运动场43个,游泳池61个,训练用房56个,全民健身路径225条。完成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6条,体育健身设施7套。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达29万人次。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开展“太极蓉城·魅力青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238次,参与人数30万人次。成功举办成都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青羊赛区9个项目的赛事,全区近万人次参与。

医疗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00个,拥有床位总数10869张。卫生技术人员1604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412人,注册护士10038人,药剂人员(不含药店)935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婴儿死亡率3.29‰。

风景名胜

青羊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故径、民族之魂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场”以及商代船棺遗址等,成为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

浣花溪公园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成渝、成昆、宝成三条铁路干线在成都交汇,以火车西站为中心的西部物流园区正在形成。成都已成为西南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公路

成渝、成绵(阳)、成乐(山)、成南(充)、成雅(安)等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辐射华北、华南、西南地区。区内成温路、光华大道、青羊大道、一环路、二环路、绕城高速,形成了区内“三纵七横”的道路交通网路,长顺街、西大街等街道的改造,通向省内外的金沙客运站使青羊区内道路四通八达。

区域经济综述

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10.99亿元,同比增长6.7%。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5亿元,同比下降21.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0.44亿元,同比增长0.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60.50亿元,同比增长8.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97066元,同比增长6.6%。产业结构调整为0.01:18.55:81.44。

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27.39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008亿元,同比下降25.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0.50亿元,同比增长3.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6.90亿元,同比增长9.3%。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达40.4%,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全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内。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6564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733人;城乡失业人员再就业5238人;困难人员再就业1476人。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1.21%、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城乡劳动力培训10285人,其中青年技能培训1599人,创业培训346人。

第一产业

2014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17万元,同比下降22.0%。其中:种植业实现产值693万元,同比下降21.0%;畜牧业实现产值24万元,同比下降42.9%。年末实际耕种面积1380亩,同比下降2.4%。大部分农产品产量继续下降:粮食产量224吨,同比下降46.1%;肉类总产量15吨,同比下降64.0%;出栏肉猪226头,同比下降48.8%。

第二产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3.90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6%。

全年3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52亿元,同比增长5.4%;利润总额9.28亿元,同比下降2.7%;利税总额12.21亿元,同比下降6.1%。总资产贡献率8.0%。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等3大行业共完成增加值13.44亿元,同比增长13.1%,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6.4%。

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2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07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利税总额6.09亿元,同比下降5.9%。园区累计完成投资2.60亿元,全年新签约工业企业9家,开工建设工业企业14家,竣工投产工业企业20家。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6.54亿元,同比下降0.5%。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519.34亿元,同比增长9.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34.3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92.19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14年实现销售(营业)额2214.98亿元,同比增长11.9%。分行业来看:批发业实现1337.86亿元,同比增长10.5%;零售业实现773.64亿元,同比增长14.1%;住宿业实现17.11亿元,同比增长0.1%;餐饮业实现86.37亿元,同比增长17.9%。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4.34亿元,同比增长12.1%。分行业来看:批发业零售额62.16亿元,同比增长24.3%;零售业零售额478.39亿元,同比增长11.2%;住宿业零售额6.83亿元,同比增长8.0%;餐饮业零售额66.96亿元,同比增长8.5%。零售业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77.9%。

全年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34个,投资总额139.6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14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236.51亿元。全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9.12亿美元,同比增长7.6%。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408.03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168.26亿元,同比增长14.2%。接待入境游客96008人次,同比增长5.5%。实现外汇收入2414.71万美元,同比增长15.9%。年末全区星级饭店28家,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单位50个。

社会事业科技事业

2014年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8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达31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3.8亿元,完成技术契约交易额41.43亿元。全区专利实施项目新增销售收入12.85亿元,同比增长44.5%。全区36项科技成果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6项、市级18项。全区专利申请总量356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999件。新建成市级科普基地1个,市级科技信息服务站4个。

教育事业

2014年末共有国小34所,在校学生42206人,国小专任教师2018人;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2346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761人;幼稚园99所,在园幼儿23255人,专任教师1641人。

文化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区属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达32万册;剧场、影剧院19个;改造升级3个街道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和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举办“我爱我家·美丽青羊”、“百姓故事会·青羊龙门阵”、“高雅音乐进社区”等各类文化惠民演出活动300余场次。开展“优秀国产影片免费观影月-公益电影进影院”工作,放映公益电影49场23部,观影人数累计达20923人。免费放映涉农公益电影264场,城区公益电影253场。

体育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体育场馆12个,运动场43个,游泳池61个,训练用房56个,全民健身路径225条。完成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6条,体育健身设施7套。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达29万人次。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开展“太极蓉城·魅力青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238次,参与人数30万人次。成功举办成都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青羊赛区9个项目的赛事,全区近万人次参与。

医疗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00个,拥有床位总数10869张。卫生技术人员1604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412人,注册护士10038人,药剂人员(不含药店)935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婴儿死亡率3.29‰。

风景名胜

青羊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故径、民族之魂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场”以及商代船棺遗址等,成为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

浣花溪公园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公路

成渝、成绵(阳)、成乐(山)、成南(充)、成雅(安)等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辐射华北、华南、西南地区。区内成温路、光华大道、青羊大道、一环路、二环路、绕城高速,形成了区内“三纵七横”的道路交通网路,长顺街、西大街等街道的改造,通向省内外的金沙客运站使青羊区内道路四通八达。

区域经济综述

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10.99亿元,同比增长6.7%。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5亿元,同比下降21.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0.44亿元,同比增长0.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60.50亿元,同比增长8.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97066元,同比增长6.6%。产业结构调整为0.01:18.55:81.44。

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27.39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008亿元,同比下降25.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0.50亿元,同比增长3.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6.90亿元,同比增长9.3%。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达40.4%,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全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内。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6564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733人;城乡失业人员再就业5238人;困难人员再就业1476人。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1.21%、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城乡劳动力培训10285人,其中青年技能培训1599人,创业培训346人。

第一产业

2014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17万元,同比下降22.0%。其中:种植业实现产值693万元,同比下降21.0%;畜牧业实现产值24万元,同比下降42.9%。年末实际耕种面积1380亩,同比下降2.4%。大部分农产品产量继续下降:粮食产量224吨,同比下降46.1%;肉类总产量15吨,同比下降64.0%;出栏肉猪226头,同比下降48.8%。

第二产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3.90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6%。

全年3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52亿元,同比增长5.4%;利润总额9.28亿元,同比下降2.7%;利税总额12.21亿元,同比下降6.1%。总资产贡献率8.0%。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等3大行业共完成增加值13.44亿元,同比增长13.1%,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6.4%。

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2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07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利税总额6.09亿元,同比下降5.9%。园区累计完成投资2.60亿元,全年新签约工业企业9家,开工建设工业企业14家,竣工投产工业企业20家。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6.54亿元,同比下降0.5%。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519.34亿元,同比增长9.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34.3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92.19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14年实现销售(营业)额2214.98亿元,同比增长11.9%。分行业来看:批发业实现1337.86亿元,同比增长10.5%;零售业实现773.64亿元,同比增长14.1%;住宿业实现17.11亿元,同比增长0.1%;餐饮业实现86.37亿元,同比增长17.9%。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4.34亿元,同比增长12.1%。分行业来看:批发业零售额62.16亿元,同比增长24.3%;零售业零售额478.39亿元,同比增长11.2%;住宿业零售额6.83亿元,同比增长8.0%;餐饮业零售额66.96亿元,同比增长8.5%。零售业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77.9%。

全年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34个,投资总额139.6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14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236.51亿元。全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9.12亿美元,同比增长7.6%。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408.03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168.26亿元,同比增长14.2%。接待入境游客96008人次,同比增长5.5%。实现外汇收入2414.71万美元,同比增长15.9%。年末全区星级饭店28家,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单位50个。

社会事业科技事业

2014年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8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达31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3.8亿元,完成技术契约交易额41.43亿元。全区专利实施项目新增销售收入12.85亿元,同比增长44.5%。全区36项科技成果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6项、市级18项。全区专利申请总量356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999件。新建成市级科普基地1个,市级科技信息服务站4个。

教育事业

2014年末共有国小34所,在校学生42206人,国小专任教师2018人;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2346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761人;幼稚园99所,在园幼儿23255人,专任教师1641人。

文化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区属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达32万册;剧场、影剧院19个;改造升级3个街道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和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举办“我爱我家·美丽青羊”、“百姓故事会·青羊龙门阵”、“高雅音乐进社区”等各类文化惠民演出活动300余场次。开展“优秀国产影片免费观影月-公益电影进影院”工作,放映公益电影49场23部,观影人数累计达20923人。免费放映涉农公益电影264场,城区公益电影253场。

体育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体育场馆12个,运动场43个,游泳池61个,训练用房56个,全民健身路径225条。完成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6条,体育健身设施7套。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达29万人次。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开展“太极蓉城·魅力青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238次,参与人数30万人次。成功举办成都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青羊赛区9个项目的赛事,全区近万人次参与。

医疗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00个,拥有床位总数10869张。卫生技术人员1604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412人,注册护士10038人,药剂人员(不含药店)935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婴儿死亡率3.29‰。

风景名胜

青羊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故径、民族之魂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场”以及商代船棺遗址等,成为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

浣花溪公园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成渝、成绵(阳)、成乐(山)、成南(充)、成雅(安)等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辐射华北、华南、西南地区。区内成温路、光华大道、青羊大道、一环路、二环路、绕城高速,形成了区内“三纵七横”的道路交通网路,长顺街、西大街等街道的改造,通向省内外的金沙客运站使青羊区内道路四通八达。

区域经济综述

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10.99亿元,同比增长6.7%。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5亿元,同比下降21.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0.44亿元,同比增长0.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60.50亿元,同比增长8.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97066元,同比增长6.6%。产业结构调整为0.01:18.55:81.44。

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27.39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008亿元,同比下降25.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0.50亿元,同比增长3.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6.90亿元,同比增长9.3%。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达40.4%,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全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内。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6564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733人;城乡失业人员再就业5238人;困难人员再就业1476人。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1.21%、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城乡劳动力培训10285人,其中青年技能培训1599人,创业培训346人。

第一产业

2014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17万元,同比下降22.0%。其中:种植业实现产值693万元,同比下降21.0%;畜牧业实现产值24万元,同比下降42.9%。年末实际耕种面积1380亩,同比下降2.4%。大部分农产品产量继续下降:粮食产量224吨,同比下降46.1%;肉类总产量15吨,同比下降64.0%;出栏肉猪226头,同比下降48.8%。

第二产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3.90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6%。

全年3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52亿元,同比增长5.4%;利润总额9.28亿元,同比下降2.7%;利税总额12.21亿元,同比下降6.1%。总资产贡献率8.0%。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等3大行业共完成增加值13.44亿元,同比增长13.1%,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6.4%。

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2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07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利税总额6.09亿元,同比下降5.9%。园区累计完成投资2.60亿元,全年新签约工业企业9家,开工建设工业企业14家,竣工投产工业企业20家。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6.54亿元,同比下降0.5%。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519.34亿元,同比增长9.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34.3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92.19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14年实现销售(营业)额2214.98亿元,同比增长11.9%。分行业来看:批发业实现1337.86亿元,同比增长10.5%;零售业实现773.64亿元,同比增长14.1%;住宿业实现17.11亿元,同比增长0.1%;餐饮业实现86.37亿元,同比增长17.9%。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4.34亿元,同比增长12.1%。分行业来看:批发业零售额62.16亿元,同比增长24.3%;零售业零售额478.39亿元,同比增长11.2%;住宿业零售额6.83亿元,同比增长8.0%;餐饮业零售额66.96亿元,同比增长8.5%。零售业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77.9%。

全年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34个,投资总额139.6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14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236.51亿元。全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9.12亿美元,同比增长7.6%。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408.03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168.26亿元,同比增长14.2%。接待入境游客96008人次,同比增长5.5%。实现外汇收入2414.71万美元,同比增长15.9%。年末全区星级饭店28家,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单位50个。

社会事业科技事业

2014年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8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达31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3.8亿元,完成技术契约交易额41.43亿元。全区专利实施项目新增销售收入12.85亿元,同比增长44.5%。全区36项科技成果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6项、市级18项。全区专利申请总量356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999件。新建成市级科普基地1个,市级科技信息服务站4个。

教育事业

2014年末共有国小34所,在校学生42206人,国小专任教师2018人;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2346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761人;幼稚园99所,在园幼儿23255人,专任教师1641人。

文化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区属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达32万册;剧场、影剧院19个;改造升级3个街道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和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举办“我爱我家·美丽青羊”、“百姓故事会·青羊龙门阵”、“高雅音乐进社区”等各类文化惠民演出活动300余场次。开展“优秀国产影片免费观影月-公益电影进影院”工作,放映公益电影49场23部,观影人数累计达20923人。免费放映涉农公益电影264场,城区公益电影253场。

体育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体育场馆12个,运动场43个,游泳池61个,训练用房56个,全民健身路径225条。完成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6条,体育健身设施7套。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达29万人次。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开展“太极蓉城·魅力青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238次,参与人数30万人次。成功举办成都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青羊赛区9个项目的赛事,全区近万人次参与。

医疗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00个,拥有床位总数10869张。卫生技术人员1604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412人,注册护士10038人,药剂人员(不含药店)935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婴儿死亡率3.29‰。

风景名胜

青羊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故径、民族之魂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场”以及商代船棺遗址等,成为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

浣花溪公园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区域经济综述

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10.99亿元,同比增长6.7%。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5亿元,同比下降21.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0.44亿元,同比增长0.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60.50亿元,同比增长8.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97066元,同比增长6.6%。产业结构调整为0.01:18.55:81.44。

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27.39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008亿元,同比下降25.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0.50亿元,同比增长3.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6.90亿元,同比增长9.3%。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达40.4%,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全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内。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6564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733人;城乡失业人员再就业5238人;困难人员再就业1476人。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1.21%、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城乡劳动力培训10285人,其中青年技能培训1599人,创业培训346人。

第一产业

2014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17万元,同比下降22.0%。其中:种植业实现产值693万元,同比下降21.0%;畜牧业实现产值24万元,同比下降42.9%。年末实际耕种面积1380亩,同比下降2.4%。大部分农产品产量继续下降:粮食产量224吨,同比下降46.1%;肉类总产量15吨,同比下降64.0%;出栏肉猪226头,同比下降48.8%。

第二产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3.90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6%。

全年3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52亿元,同比增长5.4%;利润总额9.28亿元,同比下降2.7%;利税总额12.21亿元,同比下降6.1%。总资产贡献率8.0%。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等3大行业共完成增加值13.44亿元,同比增长13.1%,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6.4%。

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2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07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利税总额6.09亿元,同比下降5.9%。园区累计完成投资2.60亿元,全年新签约工业企业9家,开工建设工业企业14家,竣工投产工业企业20家。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6.54亿元,同比下降0.5%。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519.34亿元,同比增长9.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34.3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92.19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14年实现销售(营业)额2214.98亿元,同比增长11.9%。分行业来看:批发业实现1337.86亿元,同比增长10.5%;零售业实现773.64亿元,同比增长14.1%;住宿业实现17.11亿元,同比增长0.1%;餐饮业实现86.37亿元,同比增长17.9%。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4.34亿元,同比增长12.1%。分行业来看:批发业零售额62.16亿元,同比增长24.3%;零售业零售额478.39亿元,同比增长11.2%;住宿业零售额6.83亿元,同比增长8.0%;餐饮业零售额66.96亿元,同比增长8.5%。零售业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77.9%。

全年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34个,投资总额139.6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14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236.51亿元。全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9.12亿美元,同比增长7.6%。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408.03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168.26亿元,同比增长14.2%。接待入境游客96008人次,同比增长5.5%。实现外汇收入2414.71万美元,同比增长15.9%。年末全区星级饭店28家,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单位50个。

社会事业科技事业

2014年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8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达31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3.8亿元,完成技术契约交易额41.43亿元。全区专利实施项目新增销售收入12.85亿元,同比增长44.5%。全区36项科技成果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6项、市级18项。全区专利申请总量356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999件。新建成市级科普基地1个,市级科技信息服务站4个。

教育事业

2014年末共有国小34所,在校学生42206人,国小专任教师2018人;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2346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761人;幼稚园99所,在园幼儿23255人,专任教师1641人。

文化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区属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达32万册;剧场、影剧院19个;改造升级3个街道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和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举办“我爱我家·美丽青羊”、“百姓故事会·青羊龙门阵”、“高雅音乐进社区”等各类文化惠民演出活动300余场次。开展“优秀国产影片免费观影月-公益电影进影院”工作,放映公益电影49场23部,观影人数累计达20923人。免费放映涉农公益电影264场,城区公益电影253场。

体育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体育场馆12个,运动场43个,游泳池61个,训练用房56个,全民健身路径225条。完成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6条,体育健身设施7套。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达29万人次。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开展“太极蓉城·魅力青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238次,参与人数30万人次。成功举办成都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青羊赛区9个项目的赛事,全区近万人次参与。

医疗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00个,拥有床位总数10869张。卫生技术人员1604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412人,注册护士10038人,药剂人员(不含药店)935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婴儿死亡率3.29‰。

风景名胜

青羊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故径、民族之魂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场”以及商代船棺遗址等,成为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

浣花溪公园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10.99亿元,同比增长6.7%。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5亿元,同比下降21.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0.44亿元,同比增长0.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60.50亿元,同比增长8.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97066元,同比增长6.6%。产业结构调整为0.01:18.55:81.44。

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27.39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008亿元,同比下降25.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0.50亿元,同比增长3.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6.90亿元,同比增长9.3%。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达40.4%,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全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内。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6564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733人;城乡失业人员再就业5238人;困难人员再就业1476人。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1.21%、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城乡劳动力培训10285人,其中青年技能培训1599人,创业培训346人。

第一产业

2014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17万元,同比下降22.0%。其中:种植业实现产值693万元,同比下降21.0%;畜牧业实现产值24万元,同比下降42.9%。年末实际耕种面积1380亩,同比下降2.4%。大部分农产品产量继续下降:粮食产量224吨,同比下降46.1%;肉类总产量15吨,同比下降64.0%;出栏肉猪226头,同比下降48.8%。

第二产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3.90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6%。

全年3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52亿元,同比增长5.4%;利润总额9.28亿元,同比下降2.7%;利税总额12.21亿元,同比下降6.1%。总资产贡献率8.0%。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等3大行业共完成增加值13.44亿元,同比增长13.1%,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6.4%。

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2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07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利税总额6.09亿元,同比下降5.9%。园区累计完成投资2.60亿元,全年新签约工业企业9家,开工建设工业企业14家,竣工投产工业企业20家。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6.54亿元,同比下降0.5%。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519.34亿元,同比增长9.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34.3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92.19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14年实现销售(营业)额2214.98亿元,同比增长11.9%。分行业来看:批发业实现1337.86亿元,同比增长10.5%;零售业实现773.64亿元,同比增长14.1%;住宿业实现17.11亿元,同比增长0.1%;餐饮业实现86.37亿元,同比增长17.9%。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4.34亿元,同比增长12.1%。分行业来看:批发业零售额62.16亿元,同比增长24.3%;零售业零售额478.39亿元,同比增长11.2%;住宿业零售额6.83亿元,同比增长8.0%;餐饮业零售额66.96亿元,同比增长8.5%。零售业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77.9%。

全年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34个,投资总额139.6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14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236.51亿元。全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9.12亿美元,同比增长7.6%。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408.03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168.26亿元,同比增长14.2%。接待入境游客96008人次,同比增长5.5%。实现外汇收入2414.71万美元,同比增长15.9%。年末全区星级饭店28家,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单位50个。

社会事业科技事业

2014年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8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达31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3.8亿元,完成技术契约交易额41.43亿元。全区专利实施项目新增销售收入12.85亿元,同比增长44.5%。全区36项科技成果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6项、市级18项。全区专利申请总量356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999件。新建成市级科普基地1个,市级科技信息服务站4个。

教育事业

2014年末共有国小34所,在校学生42206人,国小专任教师2018人;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2346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761人;幼稚园99所,在园幼儿23255人,专任教师1641人。

文化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区属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达32万册;剧场、影剧院19个;改造升级3个街道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和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举办“我爱我家·美丽青羊”、“百姓故事会·青羊龙门阵”、“高雅音乐进社区”等各类文化惠民演出活动300余场次。开展“优秀国产影片免费观影月-公益电影进影院”工作,放映公益电影49场23部,观影人数累计达20923人。免费放映涉农公益电影264场,城区公益电影253场。

体育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体育场馆12个,运动场43个,游泳池61个,训练用房56个,全民健身路径225条。完成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6条,体育健身设施7套。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达29万人次。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开展“太极蓉城·魅力青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238次,参与人数30万人次。成功举办成都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青羊赛区9个项目的赛事,全区近万人次参与。

医疗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00个,拥有床位总数10869张。卫生技术人员1604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412人,注册护士10038人,药剂人员(不含药店)935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婴儿死亡率3.29‰。

风景名胜

青羊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故径、民族之魂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场”以及商代船棺遗址等,成为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

浣花溪公园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27.39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008亿元,同比下降25.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0.50亿元,同比增长3.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6.90亿元,同比增长9.3%。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达40.4%,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全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内。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6564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733人;城乡失业人员再就业5238人;困难人员再就业1476人。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1.21%、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城乡劳动力培训10285人,其中青年技能培训1599人,创业培训346人。

第一产业

2014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17万元,同比下降22.0%。其中:种植业实现产值693万元,同比下降21.0%;畜牧业实现产值24万元,同比下降42.9%。年末实际耕种面积1380亩,同比下降2.4%。大部分农产品产量继续下降:粮食产量224吨,同比下降46.1%;肉类总产量15吨,同比下降64.0%;出栏肉猪226头,同比下降48.8%。

第二产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3.90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6%。

全年3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52亿元,同比增长5.4%;利润总额9.28亿元,同比下降2.7%;利税总额12.21亿元,同比下降6.1%。总资产贡献率8.0%。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等3大行业共完成增加值13.44亿元,同比增长13.1%,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6.4%。

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2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07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利税总额6.09亿元,同比下降5.9%。园区累计完成投资2.60亿元,全年新签约工业企业9家,开工建设工业企业14家,竣工投产工业企业20家。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6.54亿元,同比下降0.5%。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519.34亿元,同比增长9.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34.3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92.19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14年实现销售(营业)额2214.98亿元,同比增长11.9%。分行业来看:批发业实现1337.86亿元,同比增长10.5%;零售业实现773.64亿元,同比增长14.1%;住宿业实现17.11亿元,同比增长0.1%;餐饮业实现86.37亿元,同比增长17.9%。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4.34亿元,同比增长12.1%。分行业来看:批发业零售额62.16亿元,同比增长24.3%;零售业零售额478.39亿元,同比增长11.2%;住宿业零售额6.83亿元,同比增长8.0%;餐饮业零售额66.96亿元,同比增长8.5%。零售业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77.9%。

全年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34个,投资总额139.6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14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236.51亿元。全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9.12亿美元,同比增长7.6%。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408.03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168.26亿元,同比增长14.2%。接待入境游客96008人次,同比增长5.5%。实现外汇收入2414.71万美元,同比增长15.9%。年末全区星级饭店28家,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单位50个。

社会事业科技事业

2014年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8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达31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3.8亿元,完成技术契约交易额41.43亿元。全区专利实施项目新增销售收入12.85亿元,同比增长44.5%。全区36项科技成果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6项、市级18项。全区专利申请总量356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999件。新建成市级科普基地1个,市级科技信息服务站4个。

教育事业

2014年末共有国小34所,在校学生42206人,国小专任教师2018人;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2346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761人;幼稚园99所,在园幼儿23255人,专任教师1641人。

文化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区属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达32万册;剧场、影剧院19个;改造升级3个街道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和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举办“我爱我家·美丽青羊”、“百姓故事会·青羊龙门阵”、“高雅音乐进社区”等各类文化惠民演出活动300余场次。开展“优秀国产影片免费观影月-公益电影进影院”工作,放映公益电影49场23部,观影人数累计达20923人。免费放映涉农公益电影264场,城区公益电影253场。

体育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体育场馆12个,运动场43个,游泳池61个,训练用房56个,全民健身路径225条。完成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6条,体育健身设施7套。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达29万人次。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开展“太极蓉城·魅力青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238次,参与人数30万人次。成功举办成都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青羊赛区9个项目的赛事,全区近万人次参与。

医疗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00个,拥有床位总数10869张。卫生技术人员1604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412人,注册护士10038人,药剂人员(不含药店)935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婴儿死亡率3.29‰。

风景名胜

青羊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故径、民族之魂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场”以及商代船棺遗址等,成为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

浣花溪公园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全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内。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6564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733人;城乡失业人员再就业5238人;困难人员再就业1476人。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1.21%、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城乡劳动力培训10285人,其中青年技能培训1599人,创业培训346人。

第一产业

2014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17万元,同比下降22.0%。其中:种植业实现产值693万元,同比下降21.0%;畜牧业实现产值24万元,同比下降42.9%。年末实际耕种面积1380亩,同比下降2.4%。大部分农产品产量继续下降:粮食产量224吨,同比下降46.1%;肉类总产量15吨,同比下降64.0%;出栏肉猪226头,同比下降48.8%。

第二产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3.90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6%。

全年3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52亿元,同比增长5.4%;利润总额9.28亿元,同比下降2.7%;利税总额12.21亿元,同比下降6.1%。总资产贡献率8.0%。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等3大行业共完成增加值13.44亿元,同比增长13.1%,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6.4%。

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2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07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利税总额6.09亿元,同比下降5.9%。园区累计完成投资2.60亿元,全年新签约工业企业9家,开工建设工业企业14家,竣工投产工业企业20家。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6.54亿元,同比下降0.5%。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519.34亿元,同比增长9.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34.3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92.19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14年实现销售(营业)额2214.98亿元,同比增长11.9%。分行业来看:批发业实现1337.86亿元,同比增长10.5%;零售业实现773.64亿元,同比增长14.1%;住宿业实现17.11亿元,同比增长0.1%;餐饮业实现86.37亿元,同比增长17.9%。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4.34亿元,同比增长12.1%。分行业来看:批发业零售额62.16亿元,同比增长24.3%;零售业零售额478.39亿元,同比增长11.2%;住宿业零售额6.83亿元,同比增长8.0%;餐饮业零售额66.96亿元,同比增长8.5%。零售业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77.9%。

全年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34个,投资总额139.6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14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236.51亿元。全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9.12亿美元,同比增长7.6%。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408.03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168.26亿元,同比增长14.2%。接待入境游客96008人次,同比增长5.5%。实现外汇收入2414.71万美元,同比增长15.9%。年末全区星级饭店28家,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单位50个。

社会事业科技事业

2014年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8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达31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3.8亿元,完成技术契约交易额41.43亿元。全区专利实施项目新增销售收入12.85亿元,同比增长44.5%。全区36项科技成果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6项、市级18项。全区专利申请总量356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999件。新建成市级科普基地1个,市级科技信息服务站4个。

教育事业

2014年末共有国小34所,在校学生42206人,国小专任教师2018人;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2346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761人;幼稚园99所,在园幼儿23255人,专任教师1641人。

文化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区属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达32万册;剧场、影剧院19个;改造升级3个街道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和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举办“我爱我家·美丽青羊”、“百姓故事会·青羊龙门阵”、“高雅音乐进社区”等各类文化惠民演出活动300余场次。开展“优秀国产影片免费观影月-公益电影进影院”工作,放映公益电影49场23部,观影人数累计达20923人。免费放映涉农公益电影264场,城区公益电影253场。

体育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体育场馆12个,运动场43个,游泳池61个,训练用房56个,全民健身路径225条。完成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6条,体育健身设施7套。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达29万人次。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开展“太极蓉城·魅力青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238次,参与人数30万人次。成功举办成都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青羊赛区9个项目的赛事,全区近万人次参与。

医疗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00个,拥有床位总数10869张。卫生技术人员1604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412人,注册护士10038人,药剂人员(不含药店)935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婴儿死亡率3.29‰。

风景名胜

青羊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故径、民族之魂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场”以及商代船棺遗址等,成为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

浣花溪公园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第一产业

2014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17万元,同比下降22.0%。其中:种植业实现产值693万元,同比下降21.0%;畜牧业实现产值24万元,同比下降42.9%。年末实际耕种面积1380亩,同比下降2.4%。大部分农产品产量继续下降:粮食产量224吨,同比下降46.1%;肉类总产量15吨,同比下降64.0%;出栏肉猪226头,同比下降48.8%。

第二产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3.90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6%。

全年3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52亿元,同比增长5.4%;利润总额9.28亿元,同比下降2.7%;利税总额12.21亿元,同比下降6.1%。总资产贡献率8.0%。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等3大行业共完成增加值13.44亿元,同比增长13.1%,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6.4%。

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2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07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利税总额6.09亿元,同比下降5.9%。园区累计完成投资2.60亿元,全年新签约工业企业9家,开工建设工业企业14家,竣工投产工业企业20家。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6.54亿元,同比下降0.5%。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519.34亿元,同比增长9.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34.3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92.19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14年实现销售(营业)额2214.98亿元,同比增长11.9%。分行业来看:批发业实现1337.86亿元,同比增长10.5%;零售业实现773.64亿元,同比增长14.1%;住宿业实现17.11亿元,同比增长0.1%;餐饮业实现86.37亿元,同比增长17.9%。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4.34亿元,同比增长12.1%。分行业来看:批发业零售额62.16亿元,同比增长24.3%;零售业零售额478.39亿元,同比增长11.2%;住宿业零售额6.83亿元,同比增长8.0%;餐饮业零售额66.96亿元,同比增长8.5%。零售业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77.9%。

全年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34个,投资总额139.6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14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236.51亿元。全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9.12亿美元,同比增长7.6%。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408.03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168.26亿元,同比增长14.2%。接待入境游客96008人次,同比增长5.5%。实现外汇收入2414.71万美元,同比增长15.9%。年末全区星级饭店28家,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单位50个。

社会事业科技事业

2014年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8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达31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3.8亿元,完成技术契约交易额41.43亿元。全区专利实施项目新增销售收入12.85亿元,同比增长44.5%。全区36项科技成果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6项、市级18项。全区专利申请总量356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999件。新建成市级科普基地1个,市级科技信息服务站4个。

教育事业

2014年末共有国小34所,在校学生42206人,国小专任教师2018人;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2346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761人;幼稚园99所,在园幼儿23255人,专任教师1641人。

文化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区属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达32万册;剧场、影剧院19个;改造升级3个街道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和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举办“我爱我家·美丽青羊”、“百姓故事会·青羊龙门阵”、“高雅音乐进社区”等各类文化惠民演出活动300余场次。开展“优秀国产影片免费观影月-公益电影进影院”工作,放映公益电影49场23部,观影人数累计达20923人。免费放映涉农公益电影264场,城区公益电影253场。

体育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体育场馆12个,运动场43个,游泳池61个,训练用房56个,全民健身路径225条。完成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6条,体育健身设施7套。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达29万人次。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开展“太极蓉城·魅力青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238次,参与人数30万人次。成功举办成都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青羊赛区9个项目的赛事,全区近万人次参与。

医疗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00个,拥有床位总数10869张。卫生技术人员1604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412人,注册护士10038人,药剂人员(不含药店)935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婴儿死亡率3.29‰。

风景名胜

青羊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故径、民族之魂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场”以及商代船棺遗址等,成为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

浣花溪公园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2014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17万元,同比下降22.0%。其中:种植业实现产值693万元,同比下降21.0%;畜牧业实现产值24万元,同比下降42.9%。年末实际耕种面积1380亩,同比下降2.4%。大部分农产品产量继续下降:粮食产量224吨,同比下降46.1%;肉类总产量15吨,同比下降64.0%;出栏肉猪226头,同比下降48.8%。

第二产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3.90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6%。

全年3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52亿元,同比增长5.4%;利润总额9.28亿元,同比下降2.7%;利税总额12.21亿元,同比下降6.1%。总资产贡献率8.0%。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等3大行业共完成增加值13.44亿元,同比增长13.1%,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6.4%。

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2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07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利税总额6.09亿元,同比下降5.9%。园区累计完成投资2.60亿元,全年新签约工业企业9家,开工建设工业企业14家,竣工投产工业企业20家。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6.54亿元,同比下降0.5%。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519.34亿元,同比增长9.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34.3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92.19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14年实现销售(营业)额2214.98亿元,同比增长11.9%。分行业来看:批发业实现1337.86亿元,同比增长10.5%;零售业实现773.64亿元,同比增长14.1%;住宿业实现17.11亿元,同比增长0.1%;餐饮业实现86.37亿元,同比增长17.9%。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4.34亿元,同比增长12.1%。分行业来看:批发业零售额62.16亿元,同比增长24.3%;零售业零售额478.39亿元,同比增长11.2%;住宿业零售额6.83亿元,同比增长8.0%;餐饮业零售额66.96亿元,同比增长8.5%。零售业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77.9%。

全年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34个,投资总额139.6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14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236.51亿元。全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9.12亿美元,同比增长7.6%。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408.03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168.26亿元,同比增长14.2%。接待入境游客96008人次,同比增长5.5%。实现外汇收入2414.71万美元,同比增长15.9%。年末全区星级饭店28家,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单位50个。

社会事业科技事业

2014年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8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达31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3.8亿元,完成技术契约交易额41.43亿元。全区专利实施项目新增销售收入12.85亿元,同比增长44.5%。全区36项科技成果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6项、市级18项。全区专利申请总量356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999件。新建成市级科普基地1个,市级科技信息服务站4个。

教育事业

2014年末共有国小34所,在校学生42206人,国小专任教师2018人;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2346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761人;幼稚园99所,在园幼儿23255人,专任教师1641人。

文化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区属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达32万册;剧场、影剧院19个;改造升级3个街道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和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举办“我爱我家·美丽青羊”、“百姓故事会·青羊龙门阵”、“高雅音乐进社区”等各类文化惠民演出活动300余场次。开展“优秀国产影片免费观影月-公益电影进影院”工作,放映公益电影49场23部,观影人数累计达20923人。免费放映涉农公益电影264场,城区公益电影253场。

体育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体育场馆12个,运动场43个,游泳池61个,训练用房56个,全民健身路径225条。完成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6条,体育健身设施7套。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达29万人次。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开展“太极蓉城·魅力青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238次,参与人数30万人次。成功举办成都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青羊赛区9个项目的赛事,全区近万人次参与。

医疗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00个,拥有床位总数10869张。卫生技术人员1604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412人,注册护士10038人,药剂人员(不含药店)935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婴儿死亡率3.29‰。

风景名胜

青羊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故径、民族之魂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场”以及商代船棺遗址等,成为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

浣花溪公园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第二产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3.90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6%。

全年3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52亿元,同比增长5.4%;利润总额9.28亿元,同比下降2.7%;利税总额12.21亿元,同比下降6.1%。总资产贡献率8.0%。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等3大行业共完成增加值13.44亿元,同比增长13.1%,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6.4%。

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2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07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利税总额6.09亿元,同比下降5.9%。园区累计完成投资2.60亿元,全年新签约工业企业9家,开工建设工业企业14家,竣工投产工业企业20家。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6.54亿元,同比下降0.5%。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519.34亿元,同比增长9.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34.3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92.19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14年实现销售(营业)额2214.98亿元,同比增长11.9%。分行业来看:批发业实现1337.86亿元,同比增长10.5%;零售业实现773.64亿元,同比增长14.1%;住宿业实现17.11亿元,同比增长0.1%;餐饮业实现86.37亿元,同比增长17.9%。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4.34亿元,同比增长12.1%。分行业来看:批发业零售额62.16亿元,同比增长24.3%;零售业零售额478.39亿元,同比增长11.2%;住宿业零售额6.83亿元,同比增长8.0%;餐饮业零售额66.96亿元,同比增长8.5%。零售业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77.9%。

全年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34个,投资总额139.6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14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236.51亿元。全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9.12亿美元,同比增长7.6%。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408.03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168.26亿元,同比增长14.2%。接待入境游客96008人次,同比增长5.5%。实现外汇收入2414.71万美元,同比增长15.9%。年末全区星级饭店28家,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单位50个。

社会事业科技事业

2014年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8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达31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3.8亿元,完成技术契约交易额41.43亿元。全区专利实施项目新增销售收入12.85亿元,同比增长44.5%。全区36项科技成果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6项、市级18项。全区专利申请总量356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999件。新建成市级科普基地1个,市级科技信息服务站4个。

教育事业

2014年末共有国小34所,在校学生42206人,国小专任教师2018人;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2346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761人;幼稚园99所,在园幼儿23255人,专任教师1641人。

文化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区属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达32万册;剧场、影剧院19个;改造升级3个街道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和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举办“我爱我家·美丽青羊”、“百姓故事会·青羊龙门阵”、“高雅音乐进社区”等各类文化惠民演出活动300余场次。开展“优秀国产影片免费观影月-公益电影进影院”工作,放映公益电影49场23部,观影人数累计达20923人。免费放映涉农公益电影264场,城区公益电影253场。

体育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体育场馆12个,运动场43个,游泳池61个,训练用房56个,全民健身路径225条。完成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6条,体育健身设施7套。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达29万人次。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开展“太极蓉城·魅力青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238次,参与人数30万人次。成功举办成都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青羊赛区9个项目的赛事,全区近万人次参与。

医疗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00个,拥有床位总数10869张。卫生技术人员1604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412人,注册护士10038人,药剂人员(不含药店)935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婴儿死亡率3.29‰。

风景名胜

青羊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故径、民族之魂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场”以及商代船棺遗址等,成为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

浣花溪公园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3.90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6%。

全年3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52亿元,同比增长5.4%;利润总额9.28亿元,同比下降2.7%;利税总额12.21亿元,同比下降6.1%。总资产贡献率8.0%。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等3大行业共完成增加值13.44亿元,同比增长13.1%,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6.4%。

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2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07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利税总额6.09亿元,同比下降5.9%。园区累计完成投资2.60亿元,全年新签约工业企业9家,开工建设工业企业14家,竣工投产工业企业20家。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6.54亿元,同比下降0.5%。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519.34亿元,同比增长9.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34.3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92.19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14年实现销售(营业)额2214.98亿元,同比增长11.9%。分行业来看:批发业实现1337.86亿元,同比增长10.5%;零售业实现773.64亿元,同比增长14.1%;住宿业实现17.11亿元,同比增长0.1%;餐饮业实现86.37亿元,同比增长17.9%。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4.34亿元,同比增长12.1%。分行业来看:批发业零售额62.16亿元,同比增长24.3%;零售业零售额478.39亿元,同比增长11.2%;住宿业零售额6.83亿元,同比增长8.0%;餐饮业零售额66.96亿元,同比增长8.5%。零售业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77.9%。

全年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34个,投资总额139.6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14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236.51亿元。全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9.12亿美元,同比增长7.6%。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408.03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168.26亿元,同比增长14.2%。接待入境游客96008人次,同比增长5.5%。实现外汇收入2414.71万美元,同比增长15.9%。年末全区星级饭店28家,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单位50个。

社会事业科技事业

2014年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8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达31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3.8亿元,完成技术契约交易额41.43亿元。全区专利实施项目新增销售收入12.85亿元,同比增长44.5%。全区36项科技成果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6项、市级18项。全区专利申请总量356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999件。新建成市级科普基地1个,市级科技信息服务站4个。

教育事业

2014年末共有国小34所,在校学生42206人,国小专任教师2018人;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2346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761人;幼稚园99所,在园幼儿23255人,专任教师1641人。

文化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区属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达32万册;剧场、影剧院19个;改造升级3个街道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和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举办“我爱我家·美丽青羊”、“百姓故事会·青羊龙门阵”、“高雅音乐进社区”等各类文化惠民演出活动300余场次。开展“优秀国产影片免费观影月-公益电影进影院”工作,放映公益电影49场23部,观影人数累计达20923人。免费放映涉农公益电影264场,城区公益电影253场。

体育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体育场馆12个,运动场43个,游泳池61个,训练用房56个,全民健身路径225条。完成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6条,体育健身设施7套。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达29万人次。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开展“太极蓉城·魅力青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238次,参与人数30万人次。成功举办成都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青羊赛区9个项目的赛事,全区近万人次参与。

医疗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00个,拥有床位总数10869张。卫生技术人员1604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412人,注册护士10038人,药剂人员(不含药店)935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婴儿死亡率3.29‰。

风景名胜

青羊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故径、民族之魂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场”以及商代船棺遗址等,成为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

浣花溪公园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全年3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52亿元,同比增长5.4%;利润总额9.28亿元,同比下降2.7%;利税总额12.21亿元,同比下降6.1%。总资产贡献率8.0%。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等3大行业共完成增加值13.44亿元,同比增长13.1%,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6.4%。

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2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07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利税总额6.09亿元,同比下降5.9%。园区累计完成投资2.60亿元,全年新签约工业企业9家,开工建设工业企业14家,竣工投产工业企业20家。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6.54亿元,同比下降0.5%。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519.34亿元,同比增长9.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34.3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92.19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14年实现销售(营业)额2214.98亿元,同比增长11.9%。分行业来看:批发业实现1337.86亿元,同比增长10.5%;零售业实现773.64亿元,同比增长14.1%;住宿业实现17.11亿元,同比增长0.1%;餐饮业实现86.37亿元,同比增长17.9%。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4.34亿元,同比增长12.1%。分行业来看:批发业零售额62.16亿元,同比增长24.3%;零售业零售额478.39亿元,同比增长11.2%;住宿业零售额6.83亿元,同比增长8.0%;餐饮业零售额66.96亿元,同比增长8.5%。零售业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77.9%。

全年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34个,投资总额139.6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14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236.51亿元。全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9.12亿美元,同比增长7.6%。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408.03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168.26亿元,同比增长14.2%。接待入境游客96008人次,同比增长5.5%。实现外汇收入2414.71万美元,同比增长15.9%。年末全区星级饭店28家,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单位50个。

社会事业科技事业

2014年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8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达31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3.8亿元,完成技术契约交易额41.43亿元。全区专利实施项目新增销售收入12.85亿元,同比增长44.5%。全区36项科技成果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6项、市级18项。全区专利申请总量356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999件。新建成市级科普基地1个,市级科技信息服务站4个。

教育事业

2014年末共有国小34所,在校学生42206人,国小专任教师2018人;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2346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761人;幼稚园99所,在园幼儿23255人,专任教师1641人。

文化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区属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达32万册;剧场、影剧院19个;改造升级3个街道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和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举办“我爱我家·美丽青羊”、“百姓故事会·青羊龙门阵”、“高雅音乐进社区”等各类文化惠民演出活动300余场次。开展“优秀国产影片免费观影月-公益电影进影院”工作,放映公益电影49场23部,观影人数累计达20923人。免费放映涉农公益电影264场,城区公益电影253场。

体育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体育场馆12个,运动场43个,游泳池61个,训练用房56个,全民健身路径225条。完成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6条,体育健身设施7套。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达29万人次。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开展“太极蓉城·魅力青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238次,参与人数30万人次。成功举办成都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青羊赛区9个项目的赛事,全区近万人次参与。

医疗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00个,拥有床位总数10869张。卫生技术人员1604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412人,注册护士10038人,药剂人员(不含药店)935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婴儿死亡率3.29‰。

风景名胜

青羊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故径、民族之魂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场”以及商代船棺遗址等,成为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

浣花溪公园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等3大行业共完成增加值13.44亿元,同比增长13.1%,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6.4%。

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2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07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利税总额6.09亿元,同比下降5.9%。园区累计完成投资2.60亿元,全年新签约工业企业9家,开工建设工业企业14家,竣工投产工业企业20家。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6.54亿元,同比下降0.5%。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519.34亿元,同比增长9.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34.3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92.19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14年实现销售(营业)额2214.98亿元,同比增长11.9%。分行业来看:批发业实现1337.86亿元,同比增长10.5%;零售业实现773.64亿元,同比增长14.1%;住宿业实现17.11亿元,同比增长0.1%;餐饮业实现86.37亿元,同比增长17.9%。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4.34亿元,同比增长12.1%。分行业来看:批发业零售额62.16亿元,同比增长24.3%;零售业零售额478.39亿元,同比增长11.2%;住宿业零售额6.83亿元,同比增长8.0%;餐饮业零售额66.96亿元,同比增长8.5%。零售业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77.9%。

全年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34个,投资总额139.6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14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236.51亿元。全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9.12亿美元,同比增长7.6%。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408.03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168.26亿元,同比增长14.2%。接待入境游客96008人次,同比增长5.5%。实现外汇收入2414.71万美元,同比增长15.9%。年末全区星级饭店28家,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单位50个。

社会事业科技事业

2014年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8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达31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3.8亿元,完成技术契约交易额41.43亿元。全区专利实施项目新增销售收入12.85亿元,同比增长44.5%。全区36项科技成果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6项、市级18项。全区专利申请总量356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999件。新建成市级科普基地1个,市级科技信息服务站4个。

教育事业

2014年末共有国小34所,在校学生42206人,国小专任教师2018人;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2346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761人;幼稚园99所,在园幼儿23255人,专任教师1641人。

文化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区属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达32万册;剧场、影剧院19个;改造升级3个街道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和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举办“我爱我家·美丽青羊”、“百姓故事会·青羊龙门阵”、“高雅音乐进社区”等各类文化惠民演出活动300余场次。开展“优秀国产影片免费观影月-公益电影进影院”工作,放映公益电影49场23部,观影人数累计达20923人。免费放映涉农公益电影264场,城区公益电影253场。

体育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体育场馆12个,运动场43个,游泳池61个,训练用房56个,全民健身路径225条。完成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6条,体育健身设施7套。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达29万人次。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开展“太极蓉城·魅力青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238次,参与人数30万人次。成功举办成都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青羊赛区9个项目的赛事,全区近万人次参与。

医疗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00个,拥有床位总数10869张。卫生技术人员1604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412人,注册护士10038人,药剂人员(不含药店)935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婴儿死亡率3.29‰。

风景名胜

青羊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故径、民族之魂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场”以及商代船棺遗址等,成为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

浣花溪公园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2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07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利税总额6.09亿元,同比下降5.9%。园区累计完成投资2.60亿元,全年新签约工业企业9家,开工建设工业企业14家,竣工投产工业企业20家。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6.54亿元,同比下降0.5%。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519.34亿元,同比增长9.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34.3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92.19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14年实现销售(营业)额2214.98亿元,同比增长11.9%。分行业来看:批发业实现1337.86亿元,同比增长10.5%;零售业实现773.64亿元,同比增长14.1%;住宿业实现17.11亿元,同比增长0.1%;餐饮业实现86.37亿元,同比增长17.9%。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4.34亿元,同比增长12.1%。分行业来看:批发业零售额62.16亿元,同比增长24.3%;零售业零售额478.39亿元,同比增长11.2%;住宿业零售额6.83亿元,同比增长8.0%;餐饮业零售额66.96亿元,同比增长8.5%。零售业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77.9%。

全年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34个,投资总额139.6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14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236.51亿元。全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9.12亿美元,同比增长7.6%。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408.03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168.26亿元,同比增长14.2%。接待入境游客96008人次,同比增长5.5%。实现外汇收入2414.71万美元,同比增长15.9%。年末全区星级饭店28家,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单位50个。

社会事业科技事业

2014年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8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达31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3.8亿元,完成技术契约交易额41.43亿元。全区专利实施项目新增销售收入12.85亿元,同比增长44.5%。全区36项科技成果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6项、市级18项。全区专利申请总量356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999件。新建成市级科普基地1个,市级科技信息服务站4个。

教育事业

2014年末共有国小34所,在校学生42206人,国小专任教师2018人;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2346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761人;幼稚园99所,在园幼儿23255人,专任教师1641人。

文化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区属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达32万册;剧场、影剧院19个;改造升级3个街道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和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举办“我爱我家·美丽青羊”、“百姓故事会·青羊龙门阵”、“高雅音乐进社区”等各类文化惠民演出活动300余场次。开展“优秀国产影片免费观影月-公益电影进影院”工作,放映公益电影49场23部,观影人数累计达20923人。免费放映涉农公益电影264场,城区公益电影253场。

体育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体育场馆12个,运动场43个,游泳池61个,训练用房56个,全民健身路径225条。完成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6条,体育健身设施7套。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达29万人次。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开展“太极蓉城·魅力青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238次,参与人数30万人次。成功举办成都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青羊赛区9个项目的赛事,全区近万人次参与。

医疗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00个,拥有床位总数10869张。卫生技术人员1604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412人,注册护士10038人,药剂人员(不含药店)935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婴儿死亡率3.29‰。

风景名胜

青羊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故径、民族之魂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场”以及商代船棺遗址等,成为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

浣花溪公园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6.54亿元,同比下降0.5%。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519.34亿元,同比增长9.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34.3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92.19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14年实现销售(营业)额2214.98亿元,同比增长11.9%。分行业来看:批发业实现1337.86亿元,同比增长10.5%;零售业实现773.64亿元,同比增长14.1%;住宿业实现17.11亿元,同比增长0.1%;餐饮业实现86.37亿元,同比增长17.9%。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4.34亿元,同比增长12.1%。分行业来看:批发业零售额62.16亿元,同比增长24.3%;零售业零售额478.39亿元,同比增长11.2%;住宿业零售额6.83亿元,同比增长8.0%;餐饮业零售额66.96亿元,同比增长8.5%。零售业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77.9%。

全年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34个,投资总额139.6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14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236.51亿元。全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9.12亿美元,同比增长7.6%。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408.03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168.26亿元,同比增长14.2%。接待入境游客96008人次,同比增长5.5%。实现外汇收入2414.71万美元,同比增长15.9%。年末全区星级饭店28家,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单位50个。

社会事业科技事业

2014年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8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达31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3.8亿元,完成技术契约交易额41.43亿元。全区专利实施项目新增销售收入12.85亿元,同比增长44.5%。全区36项科技成果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6项、市级18项。全区专利申请总量356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999件。新建成市级科普基地1个,市级科技信息服务站4个。

教育事业

2014年末共有国小34所,在校学生42206人,国小专任教师2018人;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2346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761人;幼稚园99所,在园幼儿23255人,专任教师1641人。

文化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区属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达32万册;剧场、影剧院19个;改造升级3个街道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和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举办“我爱我家·美丽青羊”、“百姓故事会·青羊龙门阵”、“高雅音乐进社区”等各类文化惠民演出活动300余场次。开展“优秀国产影片免费观影月-公益电影进影院”工作,放映公益电影49场23部,观影人数累计达20923人。免费放映涉农公益电影264场,城区公益电影253场。

体育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体育场馆12个,运动场43个,游泳池61个,训练用房56个,全民健身路径225条。完成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6条,体育健身设施7套。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达29万人次。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开展“太极蓉城·魅力青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238次,参与人数30万人次。成功举办成都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青羊赛区9个项目的赛事,全区近万人次参与。

医疗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00个,拥有床位总数10869张。卫生技术人员1604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412人,注册护士10038人,药剂人员(不含药店)935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婴儿死亡率3.29‰。

风景名胜

青羊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故径、民族之魂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场”以及商代船棺遗址等,成为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

浣花溪公园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第三产业

2014年实现销售(营业)额2214.98亿元,同比增长11.9%。分行业来看:批发业实现1337.86亿元,同比增长10.5%;零售业实现773.64亿元,同比增长14.1%;住宿业实现17.11亿元,同比增长0.1%;餐饮业实现86.37亿元,同比增长17.9%。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4.34亿元,同比增长12.1%。分行业来看:批发业零售额62.16亿元,同比增长24.3%;零售业零售额478.39亿元,同比增长11.2%;住宿业零售额6.83亿元,同比增长8.0%;餐饮业零售额66.96亿元,同比增长8.5%。零售业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77.9%。

全年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34个,投资总额139.6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14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236.51亿元。全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9.12亿美元,同比增长7.6%。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408.03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168.26亿元,同比增长14.2%。接待入境游客96008人次,同比增长5.5%。实现外汇收入2414.71万美元,同比增长15.9%。年末全区星级饭店28家,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单位50个。

社会事业科技事业

2014年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8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达31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3.8亿元,完成技术契约交易额41.43亿元。全区专利实施项目新增销售收入12.85亿元,同比增长44.5%。全区36项科技成果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6项、市级18项。全区专利申请总量356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999件。新建成市级科普基地1个,市级科技信息服务站4个。

教育事业

2014年末共有国小34所,在校学生42206人,国小专任教师2018人;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2346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761人;幼稚园99所,在园幼儿23255人,专任教师1641人。

文化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区属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达32万册;剧场、影剧院19个;改造升级3个街道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和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举办“我爱我家·美丽青羊”、“百姓故事会·青羊龙门阵”、“高雅音乐进社区”等各类文化惠民演出活动300余场次。开展“优秀国产影片免费观影月-公益电影进影院”工作,放映公益电影49场23部,观影人数累计达20923人。免费放映涉农公益电影264场,城区公益电影253场。

体育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体育场馆12个,运动场43个,游泳池61个,训练用房56个,全民健身路径225条。完成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6条,体育健身设施7套。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达29万人次。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开展“太极蓉城·魅力青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238次,参与人数30万人次。成功举办成都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青羊赛区9个项目的赛事,全区近万人次参与。

医疗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00个,拥有床位总数10869张。卫生技术人员1604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412人,注册护士10038人,药剂人员(不含药店)935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婴儿死亡率3.29‰。

风景名胜

青羊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故径、民族之魂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场”以及商代船棺遗址等,成为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

浣花溪公园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2014年实现销售(营业)额2214.98亿元,同比增长11.9%。分行业来看:批发业实现1337.86亿元,同比增长10.5%;零售业实现773.64亿元,同比增长14.1%;住宿业实现17.11亿元,同比增长0.1%;餐饮业实现86.37亿元,同比增长17.9%。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4.34亿元,同比增长12.1%。分行业来看:批发业零售额62.16亿元,同比增长24.3%;零售业零售额478.39亿元,同比增长11.2%;住宿业零售额6.83亿元,同比增长8.0%;餐饮业零售额66.96亿元,同比增长8.5%。零售业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77.9%。

全年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34个,投资总额139.6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14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236.51亿元。全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9.12亿美元,同比增长7.6%。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408.03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168.26亿元,同比增长14.2%。接待入境游客96008人次,同比增长5.5%。实现外汇收入2414.71万美元,同比增长15.9%。年末全区星级饭店28家,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单位50个。

社会事业科技事业

2014年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8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达31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3.8亿元,完成技术契约交易额41.43亿元。全区专利实施项目新增销售收入12.85亿元,同比增长44.5%。全区36项科技成果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6项、市级18项。全区专利申请总量356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999件。新建成市级科普基地1个,市级科技信息服务站4个。

教育事业

2014年末共有国小34所,在校学生42206人,国小专任教师2018人;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2346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761人;幼稚园99所,在园幼儿23255人,专任教师1641人。

文化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区属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达32万册;剧场、影剧院19个;改造升级3个街道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和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举办“我爱我家·美丽青羊”、“百姓故事会·青羊龙门阵”、“高雅音乐进社区”等各类文化惠民演出活动300余场次。开展“优秀国产影片免费观影月-公益电影进影院”工作,放映公益电影49场23部,观影人数累计达20923人。免费放映涉农公益电影264场,城区公益电影253场。

体育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体育场馆12个,运动场43个,游泳池61个,训练用房56个,全民健身路径225条。完成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6条,体育健身设施7套。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达29万人次。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开展“太极蓉城·魅力青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238次,参与人数30万人次。成功举办成都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青羊赛区9个项目的赛事,全区近万人次参与。

医疗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00个,拥有床位总数10869张。卫生技术人员1604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412人,注册护士10038人,药剂人员(不含药店)935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婴儿死亡率3.29‰。

风景名胜

青羊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故径、民族之魂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场”以及商代船棺遗址等,成为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

浣花溪公园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4.34亿元,同比增长12.1%。分行业来看:批发业零售额62.16亿元,同比增长24.3%;零售业零售额478.39亿元,同比增长11.2%;住宿业零售额6.83亿元,同比增长8.0%;餐饮业零售额66.96亿元,同比增长8.5%。零售业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77.9%。

全年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34个,投资总额139.6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14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236.51亿元。全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9.12亿美元,同比增长7.6%。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408.03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168.26亿元,同比增长14.2%。接待入境游客96008人次,同比增长5.5%。实现外汇收入2414.71万美元,同比增长15.9%。年末全区星级饭店28家,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单位50个。

社会事业科技事业

2014年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8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达31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3.8亿元,完成技术契约交易额41.43亿元。全区专利实施项目新增销售收入12.85亿元,同比增长44.5%。全区36项科技成果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6项、市级18项。全区专利申请总量356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999件。新建成市级科普基地1个,市级科技信息服务站4个。

教育事业

2014年末共有国小34所,在校学生42206人,国小专任教师2018人;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2346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761人;幼稚园99所,在园幼儿23255人,专任教师1641人。

文化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区属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达32万册;剧场、影剧院19个;改造升级3个街道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和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举办“我爱我家·美丽青羊”、“百姓故事会·青羊龙门阵”、“高雅音乐进社区”等各类文化惠民演出活动300余场次。开展“优秀国产影片免费观影月-公益电影进影院”工作,放映公益电影49场23部,观影人数累计达20923人。免费放映涉农公益电影264场,城区公益电影253场。

体育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体育场馆12个,运动场43个,游泳池61个,训练用房56个,全民健身路径225条。完成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6条,体育健身设施7套。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达29万人次。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开展“太极蓉城·魅力青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238次,参与人数30万人次。成功举办成都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青羊赛区9个项目的赛事,全区近万人次参与。

医疗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00个,拥有床位总数10869张。卫生技术人员1604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412人,注册护士10038人,药剂人员(不含药店)935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婴儿死亡率3.29‰。

风景名胜

青羊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故径、民族之魂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场”以及商代船棺遗址等,成为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

浣花溪公园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全年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34个,投资总额139.6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14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236.51亿元。全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9.12亿美元,同比增长7.6%。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408.03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168.26亿元,同比增长14.2%。接待入境游客96008人次,同比增长5.5%。实现外汇收入2414.71万美元,同比增长15.9%。年末全区星级饭店28家,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单位50个。

社会事业科技事业

2014年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8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达31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3.8亿元,完成技术契约交易额41.43亿元。全区专利实施项目新增销售收入12.85亿元,同比增长44.5%。全区36项科技成果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6项、市级18项。全区专利申请总量356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999件。新建成市级科普基地1个,市级科技信息服务站4个。

教育事业

2014年末共有国小34所,在校学生42206人,国小专任教师2018人;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2346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761人;幼稚园99所,在园幼儿23255人,专任教师1641人。

文化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区属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达32万册;剧场、影剧院19个;改造升级3个街道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和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举办“我爱我家·美丽青羊”、“百姓故事会·青羊龙门阵”、“高雅音乐进社区”等各类文化惠民演出活动300余场次。开展“优秀国产影片免费观影月-公益电影进影院”工作,放映公益电影49场23部,观影人数累计达20923人。免费放映涉农公益电影264场,城区公益电影253场。

体育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体育场馆12个,运动场43个,游泳池61个,训练用房56个,全民健身路径225条。完成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6条,体育健身设施7套。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达29万人次。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开展“太极蓉城·魅力青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238次,参与人数30万人次。成功举办成都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青羊赛区9个项目的赛事,全区近万人次参与。

医疗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00个,拥有床位总数10869张。卫生技术人员1604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412人,注册护士10038人,药剂人员(不含药店)935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婴儿死亡率3.29‰。

风景名胜

青羊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故径、民族之魂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场”以及商代船棺遗址等,成为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

浣花溪公园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408.03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168.26亿元,同比增长14.2%。接待入境游客96008人次,同比增长5.5%。实现外汇收入2414.71万美元,同比增长15.9%。年末全区星级饭店28家,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单位50个。

社会事业科技事业

2014年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8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达31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3.8亿元,完成技术契约交易额41.43亿元。全区专利实施项目新增销售收入12.85亿元,同比增长44.5%。全区36项科技成果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6项、市级18项。全区专利申请总量356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999件。新建成市级科普基地1个,市级科技信息服务站4个。

教育事业

2014年末共有国小34所,在校学生42206人,国小专任教师2018人;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2346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761人;幼稚园99所,在园幼儿23255人,专任教师1641人。

文化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区属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达32万册;剧场、影剧院19个;改造升级3个街道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和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举办“我爱我家·美丽青羊”、“百姓故事会·青羊龙门阵”、“高雅音乐进社区”等各类文化惠民演出活动300余场次。开展“优秀国产影片免费观影月-公益电影进影院”工作,放映公益电影49场23部,观影人数累计达20923人。免费放映涉农公益电影264场,城区公益电影253场。

体育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体育场馆12个,运动场43个,游泳池61个,训练用房56个,全民健身路径225条。完成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6条,体育健身设施7套。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达29万人次。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开展“太极蓉城·魅力青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238次,参与人数30万人次。成功举办成都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青羊赛区9个项目的赛事,全区近万人次参与。

医疗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00个,拥有床位总数10869张。卫生技术人员1604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412人,注册护士10038人,药剂人员(不含药店)935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婴儿死亡率3.29‰。

风景名胜

青羊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故径、民族之魂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场”以及商代船棺遗址等,成为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

浣花溪公园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社会事业科技事业

2014年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8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达31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3.8亿元,完成技术契约交易额41.43亿元。全区专利实施项目新增销售收入12.85亿元,同比增长44.5%。全区36项科技成果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6项、市级18项。全区专利申请总量356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999件。新建成市级科普基地1个,市级科技信息服务站4个。

教育事业

2014年末共有国小34所,在校学生42206人,国小专任教师2018人;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2346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761人;幼稚园99所,在园幼儿23255人,专任教师1641人。

文化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区属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达32万册;剧场、影剧院19个;改造升级3个街道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和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举办“我爱我家·美丽青羊”、“百姓故事会·青羊龙门阵”、“高雅音乐进社区”等各类文化惠民演出活动300余场次。开展“优秀国产影片免费观影月-公益电影进影院”工作,放映公益电影49场23部,观影人数累计达20923人。免费放映涉农公益电影264场,城区公益电影253场。

体育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体育场馆12个,运动场43个,游泳池61个,训练用房56个,全民健身路径225条。完成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6条,体育健身设施7套。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达29万人次。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开展“太极蓉城·魅力青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238次,参与人数30万人次。成功举办成都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青羊赛区9个项目的赛事,全区近万人次参与。

医疗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00个,拥有床位总数10869张。卫生技术人员1604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412人,注册护士10038人,药剂人员(不含药店)935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婴儿死亡率3.29‰。

风景名胜

青羊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故径、民族之魂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场”以及商代船棺遗址等,成为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

浣花溪公园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2014年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8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达31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3.8亿元,完成技术契约交易额41.43亿元。全区专利实施项目新增销售收入12.85亿元,同比增长44.5%。全区36项科技成果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6项、市级18项。全区专利申请总量356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999件。新建成市级科普基地1个,市级科技信息服务站4个。

教育事业

2014年末共有国小34所,在校学生42206人,国小专任教师2018人;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2346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761人;幼稚园99所,在园幼儿23255人,专任教师1641人。

文化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区属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达32万册;剧场、影剧院19个;改造升级3个街道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和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举办“我爱我家·美丽青羊”、“百姓故事会·青羊龙门阵”、“高雅音乐进社区”等各类文化惠民演出活动300余场次。开展“优秀国产影片免费观影月-公益电影进影院”工作,放映公益电影49场23部,观影人数累计达20923人。免费放映涉农公益电影264场,城区公益电影253场。

体育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体育场馆12个,运动场43个,游泳池61个,训练用房56个,全民健身路径225条。完成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6条,体育健身设施7套。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达29万人次。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开展“太极蓉城·魅力青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238次,参与人数30万人次。成功举办成都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青羊赛区9个项目的赛事,全区近万人次参与。

医疗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00个,拥有床位总数10869张。卫生技术人员1604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412人,注册护士10038人,药剂人员(不含药店)935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婴儿死亡率3.29‰。

风景名胜

青羊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故径、民族之魂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场”以及商代船棺遗址等,成为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

浣花溪公园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教育事业

2014年末共有国小34所,在校学生42206人,国小专任教师2018人;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2346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761人;幼稚园99所,在园幼儿23255人,专任教师1641人。

文化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区属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达32万册;剧场、影剧院19个;改造升级3个街道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和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举办“我爱我家·美丽青羊”、“百姓故事会·青羊龙门阵”、“高雅音乐进社区”等各类文化惠民演出活动300余场次。开展“优秀国产影片免费观影月-公益电影进影院”工作,放映公益电影49场23部,观影人数累计达20923人。免费放映涉农公益电影264场,城区公益电影253场。

体育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体育场馆12个,运动场43个,游泳池61个,训练用房56个,全民健身路径225条。完成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6条,体育健身设施7套。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达29万人次。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开展“太极蓉城·魅力青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238次,参与人数30万人次。成功举办成都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青羊赛区9个项目的赛事,全区近万人次参与。

医疗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00个,拥有床位总数10869张。卫生技术人员1604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412人,注册护士10038人,药剂人员(不含药店)935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婴儿死亡率3.29‰。

风景名胜

青羊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故径、民族之魂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场”以及商代船棺遗址等,成为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

浣花溪公园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2014年末共有国小34所,在校学生42206人,国小专任教师2018人;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2346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761人;幼稚园99所,在园幼儿23255人,专任教师1641人。

文化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区属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达32万册;剧场、影剧院19个;改造升级3个街道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和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举办“我爱我家·美丽青羊”、“百姓故事会·青羊龙门阵”、“高雅音乐进社区”等各类文化惠民演出活动300余场次。开展“优秀国产影片免费观影月-公益电影进影院”工作,放映公益电影49场23部,观影人数累计达20923人。免费放映涉农公益电影264场,城区公益电影253场。

体育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体育场馆12个,运动场43个,游泳池61个,训练用房56个,全民健身路径225条。完成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6条,体育健身设施7套。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达29万人次。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开展“太极蓉城·魅力青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238次,参与人数30万人次。成功举办成都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青羊赛区9个项目的赛事,全区近万人次参与。

医疗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00个,拥有床位总数10869张。卫生技术人员1604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412人,注册护士10038人,药剂人员(不含药店)935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婴儿死亡率3.29‰。

风景名胜

青羊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故径、民族之魂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场”以及商代船棺遗址等,成为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

浣花溪公园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文化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区属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达32万册;剧场、影剧院19个;改造升级3个街道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和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举办“我爱我家·美丽青羊”、“百姓故事会·青羊龙门阵”、“高雅音乐进社区”等各类文化惠民演出活动300余场次。开展“优秀国产影片免费观影月-公益电影进影院”工作,放映公益电影49场23部,观影人数累计达20923人。免费放映涉农公益电影264场,城区公益电影253场。

体育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体育场馆12个,运动场43个,游泳池61个,训练用房56个,全民健身路径225条。完成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6条,体育健身设施7套。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达29万人次。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开展“太极蓉城·魅力青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238次,参与人数30万人次。成功举办成都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青羊赛区9个项目的赛事,全区近万人次参与。

医疗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00个,拥有床位总数10869张。卫生技术人员1604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412人,注册护士10038人,药剂人员(不含药店)935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婴儿死亡率3.29‰。

风景名胜

青羊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故径、民族之魂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场”以及商代船棺遗址等,成为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

浣花溪公园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区属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达32万册;剧场、影剧院19个;改造升级3个街道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和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举办“我爱我家·美丽青羊”、“百姓故事会·青羊龙门阵”、“高雅音乐进社区”等各类文化惠民演出活动300余场次。开展“优秀国产影片免费观影月-公益电影进影院”工作,放映公益电影49场23部,观影人数累计达20923人。免费放映涉农公益电影264场,城区公益电影253场。

体育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体育场馆12个,运动场43个,游泳池61个,训练用房56个,全民健身路径225条。完成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6条,体育健身设施7套。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达29万人次。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开展“太极蓉城·魅力青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238次,参与人数30万人次。成功举办成都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青羊赛区9个项目的赛事,全区近万人次参与。

医疗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00个,拥有床位总数10869张。卫生技术人员1604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412人,注册护士10038人,药剂人员(不含药店)935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婴儿死亡率3.29‰。

风景名胜

青羊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故径、民族之魂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场”以及商代船棺遗址等,成为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

浣花溪公园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体育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体育场馆12个,运动场43个,游泳池61个,训练用房56个,全民健身路径225条。完成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6条,体育健身设施7套。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达29万人次。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开展“太极蓉城·魅力青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238次,参与人数30万人次。成功举办成都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青羊赛区9个项目的赛事,全区近万人次参与。

医疗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00个,拥有床位总数10869张。卫生技术人员1604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412人,注册护士10038人,药剂人员(不含药店)935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婴儿死亡率3.29‰。

风景名胜

青羊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故径、民族之魂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场”以及商代船棺遗址等,成为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

浣花溪公园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2014年,青羊区拥有体育场馆12个,运动场43个,游泳池61个,训练用房56个,全民健身路径225条。完成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6条,体育健身设施7套。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达29万人次。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开展“太极蓉城·魅力青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238次,参与人数30万人次。成功举办成都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青羊赛区9个项目的赛事,全区近万人次参与。

医疗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00个,拥有床位总数10869张。卫生技术人员1604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412人,注册护士10038人,药剂人员(不含药店)935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婴儿死亡率3.29‰。

风景名胜

青羊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故径、民族之魂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场”以及商代船棺遗址等,成为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

浣花溪公园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医疗事业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00个,拥有床位总数10869张。卫生技术人员1604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412人,注册护士10038人,药剂人员(不含药店)935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婴儿死亡率3.29‰。

风景名胜

青羊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故径、民族之魂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场”以及商代船棺遗址等,成为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

浣花溪公园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2014年,青羊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00个,拥有床位总数10869张。卫生技术人员1604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412人,注册护士10038人,药剂人员(不含药店)935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婴儿死亡率3.29‰。

风景名胜

青羊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故径、民族之魂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场”以及商代船棺遗址等,成为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

浣花溪公园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风景名胜

青羊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故径、民族之魂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场”以及商代船棺遗址等,成为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

浣花溪公园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青羊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故径、民族之魂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场”以及商代船棺遗址等,成为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

浣花溪公园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浣花溪公园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本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公园分为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主题园区。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浣花溪公园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青羊宫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

不偏僻。青羊区,隶属于四川省成都市,是成都老五区之一,位于成都市中心城区中西部,辖区西南北三面分别与温江区、双流区、武侯区、金牛区接壤,东西面与锦江区、成华区毗邻,总面积66平方千米。

成都青羊区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青羊区的区域特色在于,这里是十年前成都口口相传的“西贵”片区。“贵”也就贵在其政治地位、区位条件与文化底蕴。青羊区是西部地区和四川省党政机关的集中地,中共四川省委机关、西部战区机关和四川政协机关驻地均位于辖区内,所以青羊区是成都市乃至四川省的政治中心。

因为政治集中,相对应的文化、教育、环境发展也就“贵”了起来。而如今开发商和购房者看重的便是该区域的教育、环境与便捷的生活配套。在业界有这样一种说法:“青羊区的房子基本都是学区房,完全不用担心孩子读书的问题”,这其实就是青羊区学校数量与质量的体现。不管是小学还是中学,青羊区可以说得上是名校遍布。

除了教育,就是宜居的环境与便捷的生活圈。作为宜居老城区,在青羊区有着“十分钟生活圈”的说法,即在10分钟的步行路程内,可以满足菜市场、商场、医院、学校、休闲、出行等生活配套。区域内有包括人民公园、百花潭公园、文化公园、浣花溪公园等绿化公园,亦有仁和春天百货、优品道广场、青羊万达等购物中心,还有已通车的地铁2号线、4号线、7号线贯穿区域。

青羊区的区域特色在于,这里是十年前成都口口相传的“西贵”片区。“贵”也就贵在其政治地位、区位条件与文化底蕴。青羊区是西部地区和四川省党政机关的集中地,中共四川省委机关、西部战区机关和四川政协机关驻地均位于辖区内,所以青羊区是成都市乃至四川省的政治中心。

因为政治集中,相对应的文化、教育、环境发展也就“贵”了起来。而如今开发商和购房者看重的便是该区域的教育、环境与便捷的生活配套。在业界有这样一种说法:“青羊区的房子基本都是学区房,完全不用担心孩子读书的问题”,这其实就是青羊区学校数量与质量的体现。不管是小学还是中学,青羊区可以说得上是名校遍布。

除了教育,就是宜居的环境与便捷的生活圈。作为宜居老城区,在青羊区有着“十分钟生活圈”的说法,即在10分钟的步行路程内,可以满足菜市场、商场、医院、学校、休闲、出行等生活配套。区域内有包括人民公园、百花潭公园、文化公园、浣花溪公园等绿化公园,亦有仁和春天百货、优品道广场、青羊万达等购物中心,还有已通车的地铁2号线、4号线、7号线贯穿区域。

因为政治集中,相对应的文化、教育、环境发展也就“贵”了起来。而如今开发商和购房者看重的便是该区域的教育、环境与便捷的生活配套。在业界有这样一种说法:“青羊区的房子基本都是学区房,完全不用担心孩子读书的问题”,这其实就是青羊区学校数量与质量的体现。不管是小学还是中学,青羊区可以说得上是名校遍布。

除了教育,就是宜居的环境与便捷的生活圈。作为宜居老城区,在青羊区有着“十分钟生活圈”的说法,即在10分钟的步行路程内,可以满足菜市场、商场、医院、学校、休闲、出行等生活配套。区域内有包括人民公园、百花潭公园、文化公园、浣花溪公园等绿化公园,亦有仁和春天百货、优品道广场、青羊万达等购物中心,还有已通车的地铁2号线、4号线、7号线贯穿区域。

除了教育,就是宜居的环境与便捷的生活圈。作为宜居老城区,在青羊区有着“十分钟生活圈”的说法,即在10分钟的步行路程内,可以满足菜市场、商场、医院、学校、休闲、出行等生活配套。区域内有包括人民公园、百花潭公园、文化公园、浣花溪公园等绿化公园,亦有仁和春天百货、优品道广场、青羊万达等购物中心,还有已通车的地铁2号线、4号线、7号线贯穿区域。

成都西站到成都铁路卫生学校和成都西站到成都铁路卫生学校有多远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关于更多2024年成都西站到成都铁路卫生学校(成都西站到成都铁路卫生学校有多远)请留言或者咨询老师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2024年成都西站到成都铁路卫生学校(成都西站到成都铁路卫生学校有多远)
本文地址:http://1.55jiaoyu.com/show-916660.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